終於找到你
我國首次用DNA技術確認無名志願軍遺骸身份

9月29日,退役軍人事務部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認親儀式,6名志願軍烈士確認了身份,與親人『團聚』。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裡舉辦了一次特殊的認親:6名歸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身份得到確認,英雄與親人時隔近70年後終於『團聚』。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昇啟說,這是中國首次通過DNA技術手段,確定無名志願軍烈士的身份。
離家還是少年之身,歸來已是報國之軀。讓我們永遠銘記他們的名字:陳曾吉、方洪有、侯永信、冉緒碧、許玉忠、周少武。
讓無名者有名,讓英雄找到親人
根據已掌握的情況,這六名烈士犧牲時最小的19歲,最大的31歲。他們於1950年至1951年朝鮮戰場上犧牲,遺骸一直留在了韓國境內。
從2014年開始,韓國陸續向中國移交志願軍戰士遺骸,至今已經有6批、總計599名烈士的遺骸回到祖國。他們均為無名烈士,身份難以辨認。
讓無名者有名,讓英雄找到親人。今年4月,退役軍人事務部在網上發起了『尋找英雄』的活動。最直接的依據是工作人員從上千件烈士遺物中發現的24枚個人印章,上面文字清晰可辨。此次確認身份的6位烈士的印章就在其中。
『尋找英雄』的活動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參與,人們懷著『昨天他們為我們犧牲,今天我們為他們做一件事情』的心情投入其中。例如,在尋找許玉忠烈士親屬的過程中,當地報紙進行了10多期的專題報道,當地還自發成立了民間的烈士尋親公益組織,和政府部門一起為烈士尋親,幾經周折最終促成了許玉忠烈士與家人『團聚』。
據退役軍人事務部介紹,這次用技術手段確定烈士身份和親屬情況,是褒揚紀念工作的一個新領域、新突破,也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
從2014年以來,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的科研團隊分期分批對烈士遺骸DNA樣品進行采集分析。這些樣品由於在戰場上掩埋,加之長年累月雨水、微生物等環境因素侵蝕,對DNA提取和分析鑒定帶來極大挑戰。科研人員懷著尊重每一位烈士的精神,夜以繼日工作,篩選了三四百個配方,最終解決了烈士遺骸DNA提取的這一關鍵難題,並建立數據庫,為烈士身份鑒定和親屬認親奠定了基礎。
認親儀式上,退役軍人事務部向烈士親屬頒發了親緣鑒定證書。許玉忠烈士的鑒定證書上這樣寫著:經DNA比對分析,支持506棺槨內編號為10506遺骸樣本所屬個體與許同海、許同橋、趙春海、趙春河存在生物學親緣關系。在排除外源乾擾的前提下,綜合輔助資料,支持506號棺槨遺骸屬於許玉忠烈士。
離家還是少年身,歸來已是報國軀
陳曾吉烈士是這六名烈士中最早犧牲的一位,1950年犧牲時只有20歲。他的弟弟陳虎山攜多名親屬趕到沈陽『認親』。在82歲的陳虎山記憶中,哥哥永遠是那個英姿颯爽的年輕模樣。
『哥哥是家裡的老大,大家都聽他的話。他作戰勇敢,參加過解放戰爭很多大的戰役,遼沈戰役、渡江戰役,一直打到了海南島……』陳虎山聲音嘶啞,『他最後一次來信是1949年從海南島寄來的,之後就音信全無。』
多年後,陳虎山的五叔、也是志願軍戰士的陳鳳萬回國後告訴家人:陳曾吉犧牲了,再也回不來了。
『大哥犧牲了,全家都很難過,媽媽最傷心,成天哭,總是念叨。』陳虎山說,每逢過年、八月十五,媽媽都會在飯桌上給大哥盛一碗飯、擺一雙筷子。
今年清明節期間,陳虎山接到了老家吉林省延吉市有關部門的電話,對方說正在尋找志願軍烈士陳曾吉的家屬。經過反復確認,並進行了DNA的檢測比對,最終確定22號棺槨裝殮的就是烈士陳曾吉,也就是陳虎山的大哥。
在認親現場,一身戎裝的陳虎山帶著家人在英名牆上尋找著陳曾吉的名字。在這面環形的英名牆上,刻有19萬多抗美援朝烈士的姓名。看著大哥的名字,陳虎山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根據安排,家屬們去地宮看望烈士棺槨,說一會兒話。陳虎山一看到陳曾吉的棺槨,就撲上去一把抱住,大哭起來:『大哥,我和媽媽盼你盼了70多年,你終於回來了……媽媽1997年去世,走的時候很安詳。全家繼承你的遺志,我也參加了志願軍,侄子輩有6人參軍……國家沒有忘了你,我們終於團圓了。大哥,你安息吧,我還會來看你……』
陳曾吉的遺物用綢緞布包裹著。打開包裹,其中有一幅木框相片被擦拭得一塵不染。照片上的戰士,年輕俊朗的面龐,手握鋼槍,英姿颯爽。
烈士許玉忠連張照片也沒有留下來。他的侄子許同海說:『我年輕時的照片,媽媽看了說,跟你三伯真像。』
許玉忠是河北省青縣人。1921年生,1951年5月犧牲,是志願軍第60軍181師543團的一名副班長。
他的侄子許同海、許同橋、侄孫許剛明趕到沈陽認親。在英名牆『許玉忠』名字前,他們擺上從老家帶來的一抔黃土、一把小棗、一捧花生、六個苹果。
『三伯是吃著老家的棗子、花生和苹果參了軍,』64歲的許同海說,『現在三伯回來了,再嘗嘗老家的東西、摸摸老家的泥土吧!』
許玉忠犧牲時,許同海還沒出生。許同海小時候有一次到鄰村去,聽到一位從朝鮮戰場回來的老兵向爸爸講了三伯犧牲的事情。『老兵說,戰斗中,一聲令下,連隊就衝上去了。衝鋒前,許玉忠說了四個字:來世再見。從此,人再也沒回來。』許同海說,家裡現在只有許玉忠的一件遺物,是一張解放戰爭時期的立功報喜書。
上面寫著:許玉忠同志在秦嶺戰役中英勇追敵不怕困難完成任務,建立了三等功。落款時間是1949年11月28日。
在慘烈的朝鮮戰場上,數以萬計的志願軍戰士犧牲。對29歲的許剛明而言,那場戰爭很遠,連張照片都沒留下的三爺爺也很遙遠。但『認親』讓他改變了許多。
『三爺爺是家族的光榮。』許剛明說,『他現在回家了,他在天有靈也放心了,他保衛的國家現在繁榮昌盛,家裡的日子也越過越好。我會經常來看他。』
他們永遠是最可愛的人
在認親現場,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錢鋒表示,這6位烈士與其他千千萬萬犧牲的烈士一樣,是新中國最閃亮的名字。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和烈士紀念日前夕,舉行認親儀式,充分表明祖國和人民一直沒有忘記那些無名英雄,也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埋葬在異國他鄉的英雄兒女。
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當5名出席認親儀式的志願軍老兵步入現場時,人們不約而同地為他們熱烈鼓掌。88歲的志願軍老兵李維波禁不住熱淚盈眶。他說,這掌聲是給我們的,更是給烈士們的。今天參加認親儀式,心情既沈痛又高興。心痛的是我們活著回來了,那麼多戰友卻倒在戰場上,再也沒有回來;高興的是,這6名戰友回家了,找到親人了。
『志願軍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永遠是最可愛的人!』須發皆白的李維波用嘶啞的嗓音一字一頓地說,『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讓中國百年來的屈辱一掃而光!』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此前長眠著123位志願軍烈士,包括黃繼光、邱少雲等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志願軍烈士。從2014年以來,從韓國歸來的599名志願軍烈士遺骸也陸續安葬在這裡。此次認親儀式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紀念廣場舉行。
廣場由烈士英名牆、主題雕塑等元素組成。主題雕塑造型取自喜馬拉雅山,寓意英雄如山。山上的白鴿浮雕,是信鴿,象征著對回歸家園的祈盼;也是和平鴿,象征對和平的祈盼。置身長達百米的環形英名牆前,人們不禁感慨萬千:英雄終於回到了祖國和親人的懷抱。
根據中韓雙方達成的共識,雙方將繼續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進行發掘、鑒定,每年清明節前進行一次常態化交接。此次確認了6名烈士的身份,其餘18個印章還沒有確認與之對應的烈士身份。主要原因是時間久遠沒有找到家屬,或是DNA信息比對沒有成功。今後,退役軍人事務部等有關部門將繼續做好烈士尋親工作。
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每逢清明節,在陵園正中的抗美援朝烈士紀念碑前,都會擺滿鮮花,人們紛紛鞠躬行禮。許多挽聯上面寫著『獻給最可愛的人』。(記者徐揚、王炳坤)
- 喜看舊房變『新居』 全省老舊小區改造見聞2020/08/13
- 南崗區新春街道群眾開啟違建『自拆』模式2020/09/16
- 泰星Mike為兒子起訴前女友:不想當只付錢的父親2020/09/17
- 回家了!貝爾已通過熱刺體檢 穆帥:我早就想簽他2020/09/1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十一"黃金周"搶客大戰"開啟 "報復性旅游"顯現?
- 電子社保卡簽發超過兩億張 細數便利功能
- 論文買賣"風生水起" 代寫代投機構卻成法外之地
- 藍色預警!"紅霞"由熱帶風暴級增強為強熱帶風暴級
- 摩洛哥海軍在地中海和大西洋逮捕186名偷渡者
- 法國確診病例突破40萬例 馬克龍警告病毒仍將傳播數月
- 『打包出售』或『打烊離場』之外 TikTok交易出現新可能性
- 美發布波音737MAX空難調查報告 痛批波音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