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70年何等輝煌!』國慶盛典,即將啟幕!這是屬於每一個中國人的光榮時刻!從今天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時政新聞眼》為你奉上盛典特刊。從9月29日上午,到10月1日晚上,《時政新聞眼》全程直擊,通過『前瞻』『親歷』『回味』,帶你看見不一樣的視角,看懂不一般的信息,見證不平凡的盛典。
最光榮!首次集中頒授國家最高榮譽
一個月前,慶祝活動安排對外公布,勾勒了這次盛典的主要輪廓。

△9月29日至10月1日期間主要慶祝活動一覽
最先啟幕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這是現行憲法公布施行以來第一次集中頒授。儀式將於29日上午10點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根據相關法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是國家最高榮譽。這次頒授的國家勛章分『共和國勛章』和『友誼勛章』兩種,其中,『共和國勛章』是第一次頒授。


△9月27日,『共和國勛章』首次揭開神秘面紗:以紅色、金色為主色調,章體采用國徽、五角星、黃河、長江、山峰、牡丹等元素,章鏈采用中國結、如意、蘭花等元素。(央視記者魏建拍攝)
首批『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共有8人:於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據《時政新聞眼》了解,除今年1月去世的於敏外,其餘7位獲得者都將出席29日的頒授儀式,他們中年齡最大的是今年95歲的張富清,最小的是89歲的屠呦呦。
9月27日上午,《時政新聞眼》進入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的下榻賓館,采訪了這些『20後』『30後』老人。

△李延年的房間。賓館在這些老人的房門口都掛了『福』字。(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賓館房間裡李延年的寫字臺。充滿年代感的收音機和臺歷一塵不染。(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延年,今年91歲,是一位戰斗英雄,曾榮立特等功1次,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一級英雄』稱號,榮獲解放獎章和勝利功勛榮譽章。
△李延年把自己的這件掛滿榮譽的軍服帶到了北京。這是老英雄再次穿上昔日的軍服。(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申紀蘭,今年90歲,她是全國惟一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她還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改革先鋒』等稱號。

△申紀蘭獲得的獎章有多少塊,她說她自己也數不清。(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申紀蘭把她的每一塊獎章都仔細包起來,放在布袋子裡。她說,這樣可以很好地保護獎章,也方便她攜帶。(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申紀蘭現在還擔任著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她說,『我是代表基層、代表農民來領獎的。』申紀蘭一生待在西溝村,『就是要跟群眾戰斗在一起,勝利在一起』,不是西溝村離不開她,而是她離不開西溝村。
△采訪結束時,申紀蘭對記者說: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你們要高度地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一致,認認真真宣傳黨的政策。(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今年9月17日,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42人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在獲得國家榮譽稱號的28人中,5人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3人被授予『人民教育家』,3人被授予『人民藝術家』,4人被授予『人民英雄』,9人被授予『人民楷模』。


△9月27日,國家榮譽稱號獎章也首次對外亮相。獎章以紅色、金色為主色調,章體采用五星、天安門、牡丹、旗幟、光芒等元素,章鏈采用中國結、花卉等元素。(央視記者魏建拍攝)
《時政新聞眼》注意到,9位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他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2016年1月1日施行後去世,被依法追授國家榮譽稱號。

△獲得『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的顧方舟今年1月去世。他是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的研發者,使中國進入無脊髓灰質炎時代。這是他的手稿正在『偉大歷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展出。(央視記者龔雪輝拍攝)
29日的頒授儀式上,勞爾·卡斯特羅·魯斯等6位外國人士將被授予『友誼勛章』。這是繼普京、納紮爾巴耶夫之後頒授的第3至8枚『友誼勛章』,也是中國首次在國慶日頒授這一國家勛章。

△『友誼勛章』以金色、藍色為主色調,章體采用和平鴿、地球、握手、荷花等元素,章鏈采用中國結、萬年青、牡丹、玉璧、蘭草等元素。(央視記者魏建拍攝)
29日上午,習近平將在人民大會堂向42位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分別授予『共和國勛章』『友誼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屆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對頒授儀式進行現場直播。
最矚目!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
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後,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游行,習近平將檢閱受閱部隊。這次閱兵是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是人民軍隊改革重塑後的首次集中亮相,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受閱部隊已在天安門地區組織了三次合練預演。這是空中梯隊從央視直播機位上空經過。(央視記者楊陽拍攝)
《時政新聞眼》梳理發現,這次閱兵還在諸多方面創下新紀錄: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歷史上高級指揮員受閱數量最多的一次;首次在徒步方隊安排女將軍受閱;領導指揮方隊等多個方隊首次亮相;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裝備比重較高;不少無人裝備是首次亮相……

△這是首次亮相的院校科研方隊正在訓練。

△首次亮相的文職人員方隊。

△首次亮相的維和部隊方隊。
這次閱兵編59個方(梯)隊,其中,徒步方隊編儀仗方隊、各軍種方隊、女兵方隊、院校科研方隊、文職人員方隊、預備役部隊方隊、民兵方隊、維和部隊方隊等15個方隊;裝備方隊編陸上作戰、海上作戰、防空反導、信息作戰、無人作戰、後裝保障、戰略打擊等7個模塊32個方隊;空中梯隊編領隊機梯隊、預警指揮機梯隊、轟炸機梯隊、艦載機梯隊、殲擊機梯隊、陸航突擊梯隊等12個梯隊。

△這是正在訓練中的陸軍方隊。

△海軍方隊。

△火箭軍方隊。

△武警部隊方隊。

△民兵方隊。
針對一位外國記者提出的東風41等新型裝備亮相問題,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譚民這樣作答:『請大家拭目以待,相信不會讓記者朋友們失望。』
10月1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向全球直播國慶閱兵的盛況。
最歡樂!萬眾同歡的盛大聯歡
在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珍藏著蘇聯攝影家拍攝的1949年開國大典上群眾慶祝活動和文藝演出的珍貴彩色照片。

△1949年開國大典群眾慶祝活動。

△參加開國大典演出的人民藝術團隊。
今年10月1日上午,閱兵結束後將舉行盛大群眾游行,以時間為軸線,分為『建國創業』『改革開放』『偉大復興』三個部分。約10萬名群眾、70組彩車組成的36個方陣和3個情境式行進,將在金水橋前、長安街上鋪展一幅壯美的歷史畫卷。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這是1957年國慶的群眾游行。
1日晚上8點,天安門將再次成為歡樂的海洋,總時長90分鍾的聯歡活動將在這裡舉行。聯歡活動由主題表演、中心聯歡表演、群眾聯歡、煙花表演四個功能表演區組成,其中包括10個群眾聯歡區塊,形成萬眾同歡的盛大場面。

△從空中看天安門廣場的『紅飄帶』。『紅飄帶』既寓意紅色基因連接歷史、現實和未來,又以聚合的方式為盛典活動搭設更好的舞臺。(央視記者何昊、何盈拍攝)
《時政新聞眼》准備的這份指南,您喜歡嗎?如果您是盛典的親歷者,上傳自己拍到的圖片或短視頻,您的作品和姓名很可能就會出現在下一期的《時政新聞眼》特刊哦!步驟很簡單,快來參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