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通渭縣的榜羅鎮會議紀念館。本報記者 付文 攝
『同志們,我們要到陝北革命根據地去,我們要會合紅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軍的同志們去。』1935年9月28日,甘肅通渭縣榜羅鎮小學南面打麥場上的一棵核桃樹,見證了紅軍長征路上的這一重要時刻。
27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榜羅鎮小學召開會議,正式決定把中共中央和陝甘支隊的落腳點放在陝北,在陝北保衛和擴大蘇區。28日清晨,全軍連以上軍政乾部會議召開,毛澤東作了當前形勢和任務的報告。
榜羅鎮會議紀念館黨史研究員高亞忠介紹,毛澤東在會上分析了陝甘可成為抗日新陣地的經濟、政治條件,提出了迅速到達陝甘蘇區的行動方針,要求部隊整頓組織紀律和軍容風紀等問題。
紅軍經過榜羅鎮文峰村時,李丙申老人只有5歲,後來多次聽父親講起當年的場景。『當時,國民黨造謠「紅軍燒殺搶掠」,有人告訴父親「紅軍來了連你家門板都會拆走」。』李丙申說,當時很多村民都逃進了山裡,但父親決定留下看家。
出乎李丙申父親意料的是,紅軍軍紀嚴明,從不拿百姓財物。看到破衣爛衫、面黃肌瘦的小紅軍,李丙申的父親於心不忍,主動把家裡的蕎面饃饃塞到他們手裡。
『我家有個院子,紅軍在我家吃飯。桌子不夠,他們就從鄰居家借,吃完飯就還回去。』李丙申說,紅軍臨走前,母親燒了一夜開水,挨個灌到戰士們的水壺裡。
李丙申家當年還和紅軍做過一回『交易』。『紅軍用的鍋,鍋底很厚,燒水做飯很費時間,想和我們換鍋,父親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換完鍋,紅軍硬給父親塞了錢。』
在榜羅鎮休整了三天兩夜後,明確了落腳點的紅軍繼續前行。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首《七律·長征》,榜羅二三年級的小孩子都會背。』榜羅鎮會議紀念館講解員范科惠說。
如今,80多年過去了,這棵飽經歲月的核桃樹依舊枝繁葉茂。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南崗區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處置全流程演練2021/08/16
- 風波男星深夜宣布:告別演藝工作2021/08/15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