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一張『固執』的反對票,挽救了中央紅軍(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2019-07-13 10:34:37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貴州遵義市向西約50公裡的楓香鎮,有一塊高山環繞的田壩。苟壩會議會址(見圖。人民網記者涂敏攝),就坐落在苟壩村馬鬃嶺山腳。房屋主體為木結構,經過簡單的修繕,大部分保持著原貌,外牆依然保留著紅軍當年寫下的標語。

  1935年3月10日開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這裡召開了擴大會議。這次會議上,一張『固執』的反對票,使整個中央紅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厄運。

  3月10日,紅一軍團發來電報,建議進攻打鼓新場。主持中央工作的張聞天馬上在苟壩召開20餘人參與的中央會議。毛澤東分析認為一旦不能迅速攻克,勢必陷入重圍,應該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但反對者只有他一人,其他同志一致贊同要打。經民主表決,少數服從多數通過了進攻決定。

  會議爭論之激烈難以想象。據記載,毛澤東堅決反對,『你們硬要打,我就不當這個前敵司令部政委了!』但會議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表決方式表決,結果將毛澤東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的職務表決掉了。

  那時,毛澤東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把滇軍調出來』實現『跳出重圍』的戰略構想。思來想去,為了革命大局,他說服了負責起草進攻命令的周恩來推遲下令,又去說服朱德。深更半夜,一盞馬燈伴著毛澤東走過坑坑窪窪、幾裡長的田埂小路。村民告訴記者:『這條路現在白天都不好走,要花近半小時,80多年前路況更差。』

  『如果沒有此行,歷史可能會重寫。』遵義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葛鎮亞說。

  後半夜,軍委二局截獲電令,得知國民黨中央軍、川軍、滇軍正從四面八方向遵義、鴨溪、打鼓新場集結……如果進攻,紅軍將面臨『圍剿』。事實證明了毛澤東意見的正確——打鼓新場不是可打可不打的問題,而是關系到紅軍存亡的問題。

  3月11日一早,會議繼續進行,放棄了進攻打鼓新場的計劃。原有的多人集體指揮軍事行動的領導方式,弊端暴露。3月12日,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新『三人團』,全權指揮軍事。遵義市播州區檔案館黨組書記、館長楊生國認為,苟壩會議補充和完善了遵義會議的決定,新『三人團』的成立有利於在敵情瞬息萬變的復雜戰爭環境下,保證正確軍事指揮的實施。

  『老一輩革命家光明磊落的政治品格在苟壩會議得到了鮮明體現。』遵義市長征學學會常務副會長黃先榮說。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