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奮斗者】
讓青春與焊花一同綻放
——記中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組裝車間中梁電焊班班長易冉
光明日報記者龍軍禹愛華
2000年夏天,18歲的易冉從武昌技校畢業被分配到中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組裝車間底架轉臺班。
第一次登上六尺高的轉臺,見到12臺焊機一字排開,12簇焊花此起彼落,吱吱的焊弧聲像一道氣勢磅礡的交響樂,易冉被這種場景迷住了,也感到了壓力:在學校,她只學過手把焊,從未試過這種半自動氣體保護焊。
苦練加上天生的悟性,易冉很快在車間施焊量最大、工作條件最艱苦的底轉班站穩腳跟,她焊出的一條條焊縫均勻、熠亮,完全看不出是一個新手的『作品』。
她僅用了3年時間,就完成了從『技術銅星』到『技術金星』的跨越,是工廠從設立該獎項20年來用時最短就跑完全程的選手。2005年7月,23歲的易冉在全廠報考技師的20多名選手中以電腦繪圖第一、實作第一、理論第二的成績順利考取集團公司技師資格,成為株洲分公司最年輕的技師。
2007年,公司出口訂單猛增,易冉調入了組裝車間新產品試制班,參與了3支點礦石漏斗車、C80BH、澳大利亞五聯平車、巴西車、安格納車、FMG敞車等所有國際國內新產品車輛的試制,不僅掌握了國際通用焊接標准,而且成為備受贊譽的『國際焊工』,先後摸索出一系列國際先進的焊接技巧。
2007年公司第一次向澳大利亞出口鐵路貨車,該車世界先進,技術標准采用遠超美國AAR標准的歐洲標准。易冉負責核心部件中梁焊接攻關,澳方監造專家苛刻要求中梁焊接所有焊縫咬邊為零,大焊角、坡口不能有弧坑。
如此精准的手工操作,相當於數控機械手的精細標准。
一個半月的試制期間,易冉與另外一名焊接技師日夜守在生產一線。『剛開始我們一直做不到,總是需要不停地返工。』在焊接設備的選配、焊接參數的優化、工裝胎膜的調試、傳統操作手法的突破等方面,易冉與同事們反復試驗,最終成功了。
『我獨創出小規范就地填弧坑的新技藝,焊出了首根優質中梁。平時冷若冰霜的澳方監造專家非常滿意,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易冉說,『我最開心的不是創造出了新技藝,而是展示了中國工人的素質,讓「中國制造」享譽全世界。』
如今,易冉是湖南省技能大師、中國中車『高鐵工匠』、株洲車輛廠高級電焊技師。2015年她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18年12月入選『中國好人榜』。她用焊槍作畫,畫出了自己燦爛的人生軌跡。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