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收官在即。當全球目光投向即將啟幕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時,中美經貿摩擦昇級背景下的中國經濟走向無疑備受矚目。
連日來,新華社派出多路經濟基層調研小分隊奔赴祖國各地,進園區、入工廠,聽心聲、看大勢。廣袤大地上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鮮活故事,定格成當下中國經濟的生動寫照——
面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中國經濟不改長期向好大勢,迎難而上,堅定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提質增效、深挖潛力,展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潛力、回旋餘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這,正是中國經濟的信心所在!

直面挑戰:『只要土壤夠肥沃,就能繁花似錦』

位於南京新街口的一家蘇寧小店店員在整理貨品(6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面對經濟外部風險挑戰和內部轉型壓力,企業信心幾何?記者在調研中觸摸著市場的脈動。
6月23日,一則消息刷爆資本市場:繼年初收購萬達百貨之後,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
近年來,線下零售業態受電商平臺衝擊影響明顯,蘇寧易購緣何逆向而行?
站在位於江蘇南京徐莊軟件園的蘇寧大道上,眼前匯集多種零售業態、宛若『產業城』一般的蘇寧易購總部,給出了答案。

消費者在南京徐莊蘇寧易購生活廣場內的蘇寧極物店購物(6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中國最大的優勢是市場優勢。』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說,從互聯網時代到物聯網時代,未來蘇寧要打造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鄉村的全場景智慧零售生態系統,更好滿足消費多樣化需求。
近14億人的大市場,蘊藏著中國經濟廣闊的空間與澎湃動力,這正是中國經濟直面風險挑戰的信心所在。
當海外出口受影響時,位於江蘇昆山高新區的丘鈦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同樣選擇逆勢而上。
這家專注為中高端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提供攝像頭和指紋識別模組的本土制造商,正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將目光投向國內龐大的5G市場。
『只要土壤夠肥沃,就能繁花似錦,5G時代就是一片沃土。』公司運營副總經理劉統權說,5G商用將帶來換機潮,從單機雙攝到三攝、甚至四攝,從2000萬像素到4800萬像素、甚至更高,產品迭代昇級讓公司對未來市場信心滿滿。
在創新中應對挑戰,在創新中開啟未來。
變局之下,記者感受著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緣何有信心逆風飛揚:
他們當中有的通過0到1的顛覆式創新,在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上實現了『無中生有』;有的通過1到N的迭代式創新,傳統產業『有中出新』,不斷煥發新的生機。
0.245毫米的易拉罐有多薄?
山東魏橋鋁電主管生產的副總裁葉俊手持『薄如蟬翼』的易拉罐罐體告訴記者,大約10年前,我國易拉罐罐體罐蓋拉環材料全部依賴進口,如今這款罐體已是國內外最薄產品。『別看薄了零點零幾個毫米,按照一噸的半成品折算,能比普通厚度的材質多生產3000個罐體。』
不斷壯大的中國經濟,正是企業成長的沃土。
如今,中國市場主體總量已經進入『億戶時代』。今年前5個月,新登記企業達到286萬戶,平均每天有1.89萬戶企業誕生。
在中國經濟的大海中,一家家企業就如朵朵浪花,在風雨洗禮中積蓄著奔騰的力量。

無懼風雨:穩中向好、長期向好大勢不改
『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經貿形勢,聚焦高端產業的江北新區如何突圍?』盛夏的中午,江蘇省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如約坐在記者面前,主動拋出這個設問句。
少數關聯企業受貿易摩擦影響,工業增速出現回落,羅群不避諱挑戰,並對未來充滿信心:『瞄准集成電路、生命健康、新金融中心等風口產業,堅持自主創新、市場導向、聚集人纔,對江北的未來,我們有信心!』
無懼風雨的底氣,來自對中國經濟發展大勢『撥雲見日』的研判。
《美國加征關稅會否導致中國經濟失速?》,日本《富士產經商報》近日文章的題目,其實是觀察中國經濟繞不開的問題。
中國經濟的天平上,一頭是投資增速下滑、工業增加值增速有所回落;另一頭,則是在保護主義『逆風』之下外貿『迎風而上』,5月份出口增長6.1%,消費增速也止跌有所回穩,失業率維持5%的低位,外匯儲備環比轉昇。
減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綜觀最新數據,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保持合理區間。
『穩中向好、長期向好是中國經濟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的大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日前接受俄羅斯主流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記者在調研中感受到,壓力和挑戰下,中國經濟有實力、有後勁、有定力。
——大市場孕育大消費,穩固基本盤是中國經濟信心之基。
剛剛過去的『6·18』購物節期間,京東平臺累計下單金額達2015億元;天貓上百個國內外品牌成交額超去年『雙11』,最高增長超40倍;蘇寧全渠道訂單量同比增長133%……
今年一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六成,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5月份,消費增速比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穩大盤、添活力,消費持續發力。
——以穩就業促就業穩,守住最大民生是中國經濟信心之本。

參展代表在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杭州『夢想小鎮』主會場展示一款人工智能眼鏡(6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前不久,10位來自全國的老中青三代創新創業者代表在浙江省杭州市夢想小鎮一起寫下『眾』字,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拉開帷幕。
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不斷顯現,正成為拉動就業的新引擎。
5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的穩定水平,1至5月城鎮新增就業已完成全年預期目標超過一半。就業之穩,更印證了中國經濟之穩。
——在協同和競爭中促發展,激發區域活力是中國經濟信心之源。
以『一體化』和『高質量』為關鍵,長三角一市三省正攜手構築中國發展的強勁活躍增長極;

6月15日,北京軌道交通新機場線一期工程開始試運行。這是新機場線北航站樓站。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連接北京市區和大興國際機場的北京軌道交通新機場線一期工程近日正式啟動試運行,京津冀協同發展再落一子;
廣東出臺強力個稅優惠政策,為大灣區吸引國際人纔和高端人纔,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推進……
觀一隅而知全局。各區域板塊在良性互動中千帆競發,共同打造中國經濟強健肌體。
『全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形勢下,中國經濟增長仍保持韌性。』在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中,世界銀行如此評價。
『只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敢於擔當、善於運籌,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一定能將美國昇級經貿摩擦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實現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說。

信心向前:『沒有資本樂意放棄中國市場』

2018年4月2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參展集體簽約儀式。這是出席簽約儀式的嘉賓陸續步入會場。新華社記者方?攝
走進上海張江,但見形似鸚鵡螺的上海光源等大科學設施靜靜佇立,各種類型的中外研發中心錯落有致。橫穿園區的川楊河畔,綠草茵茵,一座全新的『科學城』魅力無限。
1993年進入中國的跨國制藥公司阿斯利康,將中國總部設在這裡。如今,中國已成為該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場,去年銷售額近38億美元。
『盡管全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阿斯利康對中國的信心從沒有動搖。』在窗明幾淨的辦公室裡,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王磊告訴記者,『我們的目標是把中國變成阿斯利康全球最主要的生產基地之一。』
與阿斯利康中國總部幾個街區之隔的上海陶氏中心,同樣傳來關於中國市場的好消息。
6月21日,這家美國化學公司宣布在華新廠——高附加值有機硅樹脂工廠在江蘇張家港奠基。陶氏化學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林育麟表示,這再次證明了陶氏化學公司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
同樣在近期,輝瑞普強全球總部在上海揭牌,成為首家在中國設立全球總部的跨國藥企;浙江錢江摩托公司與美國摩托車制造商哈雷·戴維森攜手布局中國市場;雖然汽車行業不景氣,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下半年在華新項目將如期開工……
記者的所見所聞,是對一段時間以來『外資企業相繼撤離中國』論調的有力回應。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3690.6億元,同比增長6.8%。以上海為例,前4個月,新設外資項目、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同比增長均超過20%,持續成為吸引外資的『熱土』。
『因為中國市場的巨大消費能力,沒有資本樂意放棄中國市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說。
近14億人口、9億勞動力、8億多網民、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纔資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動輒以『億』來計量的市場空間,凸顯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底氣。
底氣和信心,源自中國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
從推進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到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出臺外商投資法到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從實施新個稅法到大規模減稅降費,一項項務實舉措不斷改善營商環境,給外資和外貿企業吃下『定心丸』。
今天的中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面臨的國際形勢日趨錯綜復雜。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
面向未來,中國經濟仍將行穩致遠,任何風雨都阻擋不了中國向前的步伐。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必將以堅忍不拔、信心滿滿的姿態,與世界共同進步繁榮。

文字記者:韓潔、陳煒偉、吳嘉林
參與采寫:潘曄、何欣榮、張逸之、周蕊、陳灝
視頻記者:孫青、李海偉、吳新生、夏亮、王懌文、梅元龍、許楊、蔣志強、姜賽、劉春暉、高銘
視頻編輯:劉佩
新媒體編輯:黃康懿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