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
2019-06-11 15:47:0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按:『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滹沱河到寶塔山,從遵義古城到於都河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革命老區考察調研。『現在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們要飲水思源,不能忘記革命先輩、革命先烈,不能忘記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老區人民格外令人惦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從『紅都』瑞金在贛南老區率先脫貧摘帽,到湖南桑植揮別無國道、無鐵路、無高速公路的歷史,各個老區發展喜報頻傳、振奮人心。即日起,本報推出『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老區紀行』欄目,聚焦革命老區新貌、傾聽老區人民心聲。

  6月3日上午,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大勝村。放眼望去,臍橙樹漫山遍野,果蕾掛滿枝頭。

  『天幫忙,人努力,今年有望再豐收!』合龍臍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小紅滿懷期待。

  這裡是瑞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素有『共和國搖籃』之譽。紅軍廣場、紅井、長征第一山……紅色印記俯拾皆是,訴說著往昔歲月崢嶸。

  時光如水,硝煙早已散去,但脫貧攻堅戰場上,不勝不休豪情如昨。2018年7月29日,江西省政府批復同意瑞金脫貧退出。在贛南革命老區,瑞金成為首個脫貧摘帽的縣市。

  飲水思源,傾心用力真扶貧、扶真貧,『紅色故都』展新顏。

  繪『橙色』圖景,夯產業根基

  借力臍橙、油茶和蔬菜三大產業,2018年超六成貧困戶順利脫貧

  『地這麼貧瘠,能種臍橙?』『賣到哪裡去,賣給誰?』……

  剛開始種臍橙那會兒,黃小紅日子不好過。好不容易動員了20多位鄉親,不到兩年散了一半。臍橙種植周期長,大伙兒不願冒險。有一次意見衝突,黃小紅家的門板被砸了個稀爛……

  大勝村原名白鷺村。蘇區時期,紅軍『三打合龍寺』,三戰三捷,白鷺村因此改名大勝村。當時,全村人口不足200戶,參加紅軍者達118人,有名有姓的烈士99人。

  家家有紅軍,戶戶是烈屬,有著光榮歷史的大勝村,因種種原因仍有部分群眾生活貧困,成為省級貧困村。『人家能靠臍橙翻身,為啥我們就不行?』黃小紅不甘心,一次次外出取經,回來就搞示范、做宣傳。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2014年,合作社臍橙種植面積發展到3900畝,年銷售臍橙2萬噸以上。『如今,合作社解決了包括周邊村莊在內的1000餘人就業,其中貧困戶370人,人均月收入可達5000元。』黃小紅說。

  『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澤覃鄉永紅村,在扶貧車間種木耳的鄧長榮對此篤信不疑。

  經歷了無數個忙碌的日夜後,他翻修了房屋,還清了因家人生病積欠的外債。家裡的牆壁上,除了爺爺的烈士證書,如今又貼上了一張脫貧光榮證書。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瑞金市委書記許銳說,瑞金因地制宜發展壯大臍橙、油茶和蔬菜三大產業。2018年,48134人借力三大產業脫貧,佔到全市減貧人口的62.6%。

  闢『綠色』通道,解資金之困

  注入財政資金作為風險緩釋金,按1?10比例撬動金融資金投入產業扶貧

  茂林修竹,山路彎彎,雲霧繚繞,記者驅車來到以革命烈士曾拔英命名的拔英鄉。在紅門村禾稿坑自然村,蜂農劉周表拿出結晶的烏?蜜迎客。

  劉周表從2001年就開始養蜂,但僅限於自家食用。紅門村地處深山,生態好、蜂源好,慕名而來的買蜜人絡繹不絕……劉周表動了心,想擴大規模,但囿於資金不足,只能乾著急……

  拔英鄉黨委書記劉小林得知後,通過市裡的『產業扶貧信貸通』政策,幫劉周表爭取到6萬元貸款。

  『真是及時雨!』劉周表去年養蜂600箱,收入近60萬元,『今年增加到900箱,預計收入近90萬元。』

  發展產業,沒資金不行,劉周表的難題帶有普遍性。瑞金出臺『產業扶貧信貸通』專項扶持政策,注入財政資金作為風險緩釋金,按1?10比例撬動金融資金投入產業扶貧,為貧困戶提供3萬元至8萬元的免擔保貼息貸款,配套出臺了臍橙、油茶、白蓮等七類產業獎補政策。

  岡面鄉,當年中央蘇區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所在地,無數彈藥從這裡源源不斷供給前線。80多年後,油茶樹漫山遍野,為岡面脫貧注入不竭動力。

  『坐擁20萬畝山地,岡面素有油茶栽植傳統,但前期的高投入卻成了產業化的攔路虎。』岡面鄉黨委書記曾進說。

  蘇區時期,贛南蘇區乾部創造了『第一等工作』;脫貧攻堅,如何弘揚蘇區精神,再創『第一等工作』?瑞金持續加大財政扶貧專項投入,整合涉農資金,增強產業扶貧動力。岡面鄉為新植油茶貧困戶申請每戶5000元的產業獎補資金。2018年,全鄉150多戶貧困戶申請產業扶貧貼息貸款900多萬元,油茶面積突破4萬畝,實現人均2畝油茶樹。

  『掛果後的油茶每畝收益超過3000元,油茶樹就是「搖錢樹」,油茶林就是綠色銀行!』村民羅金發笑容滿面。

  建『紅色』鏈條,謀共享之策

  在新時期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蘇區乾部體現好作風,下足『繡花功夫』

  谷雨前後,種瓜點豆。山岐村中興現代農業園大棚基地,55歲的謝北春在這裡租了6個大棚種甜瓜。

  過去,謝北春種水稻、苞谷、大豆,也曾外出務工,但日子卻始終過得緊緊巴巴。

  山岐村第一書記謝福林與村支書黃小發反復合計,引入龍頭企業種植高附加值的甜瓜與蜜柚。企業提供種苗、農資、技術和銷售等服務,村民得租金、務工收入和分紅。

  將信將疑的謝北春,被謝福林拉到農業園現場學習甜瓜種植,沒想到第一年就喜獲豐收。第二年,嘗到甜頭的謝北春依葫蘆畫瓢,再次賺得缽滿盆滿。今年,謝北春准備放開手腳大乾一場。謝福林看在眼裡,樂在心頭。

  在新時期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蘇區乾部體現好作風,下足『繡花功夫』。

  駐村以來,謝福林一家家走訪、問策。山岐村委會辦公室牆上,貼著一張字跡密密麻麻的表格。承包荷塘摘蓮子、養殖蜜蜂賣蜂蜜……誰家發展什麼產業、預計會有多少收益等信息一目了然。村民們調侃謝福林:『連村裡的雞狗都認識你了。』如今,山岐村順利摘掉了貧困帽。

  瑞林鎮龍臥村第一書記謝輝夜訪路上滾下山坡,兩根肋骨骨折……傷筋動骨一百天,年近半百的謝輝卻只在醫院住了10天,就帶著一個月的藥量返回自己的駐點村……

  2018年7月,瑞金捷報傳來:脫貧零錯退、零漏評、群眾滿意度99.38%、貧困發生率0.91%,『共和國搖籃』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未來政策不變、力度不減。』瑞金市長賴聯春表示,今後將繼續紮實做好後續鞏固提昇工作,確保脫貧質量穩步提昇。

  走進綿江岸邊的烈士紀念園,只見密密麻麻的英烈姓名被鐫刻在岩石上。當年,僅24萬人口的瑞金,有4.9萬人參加紅軍,有名有姓的烈士17166人。

  『我們不惜流血犧牲,都是為了千千萬萬受壓迫剝削的人民能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劉英烈士的壯語猶在耳畔。今天可以告慰英靈的是:擺脫貧困、邁上全面小康,紅土地的好日子還在後頭!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