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程瑤
【學習進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開會議,決定從今年6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多個場合,習近平總書記曾以講故事的方式對『初心』作了深入淺出的闡釋。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擷取其中的幾則故事,與大家一起分享品味。
習近平闡釋『初心』的深刻內涵時,常深情地講述一些動人的小故事。
這些故事,是對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始終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最好昭示。
『半床棉被』
把時針撥回1934年11月,紅軍正進行艱難長征的時候。
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位疲憊不堪的女紅軍在軍隊駐紮休整時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講述了這個故事。他提到徐解秀老人的話:『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正是堅守著一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初心』,80多年前,紅軍開始了漫漫長征,將理想信念的種子播撒在人民群眾的心中。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習近平講述『半床棉被』的故事,是為了說明『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也是為了說明『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半床棉被』的故事裡,女紅軍臨走時對徐解秀說:等革命成功後,一定要送你一條完整的新棉被。人民,是共產黨人的理想之根、信念之源。不僅分給人民群眾自己的『棉被』,還要為人民群眾送來『新棉被』,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正是共產黨人不忘的『初心』。
『一刻也離不開老百姓』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新華社記者穆青、馮健、周原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這篇報道曾讓習近平為之流淚。
2014年3月,習近平在河南蘭考調研時談起了這段往事:『我當時上初中一年級,政治課老師在念這篇通訊的過程中幾度哽咽,多次泣不成聲,同學們也流下眼淚……』
他說到焦裕祿在病痛折磨下仍以超人毅力工作的故事:『念到焦裕祿同志肝癌晚期仍堅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一個大窟窿時,我受到深深震撼……』
自此,焦裕祿精神在習近平心中紮根,50多年來,無論是當知青、上大學、參軍入伍,還是做領導工作,這個名字始終閃耀在習近平心中。
這個名字意味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意味著凡事求真務實、『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的求實作風;意味著『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意味著艱苦朴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意味著一顆『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的『初心』。
『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同敵人作斗爭,一刻也離不開老百姓的保護和支持,黨執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離不開老百姓?』習近平的發問令人深思。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真理有『味道』嗎?
2012年11月29日,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看到安放於陳列櫃中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時,習近平講了一個關於真理味道的故事:
一天,一個小伙子在家裡奮筆疾書,媽媽在外面喊著說:『你吃粽子要加紅糖水,吃了嗎?』他說:『吃了吃了,甜極了。』老太太進門一看,這個小伙子埋頭寫書,嘴上全是黑墨水。結果吃錯了,他旁邊一碗紅糖水沒喝,卻把那個墨水給喝了,而他渾然不覺,還說,『可甜了可甜了』。這人是誰呢?就是陳望道,他當時在浙江義烏的家裡,就是寫這本書。於是由此就說了一句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墨汁的味道當然不是甜的,但在有理想信念的共產黨人心中,真理的味道比糖還甜。正是為了這份理想之甘,信念之甜,一代代的共產黨人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牢記我們黨從成立起就把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而奮斗確定為自己的綱領,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把為崇高理想奮斗的偉大實踐推向前進。』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闡明了這份薪火相傳的『初心』。
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從當時救亡圖存,到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歷史的進程不斷向前,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初心』卻從未改變。
『母親送兒打日寇』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盧溝橋事變。中華大地戰火熊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2014年7月7日,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儀式上,再次回顧這段歷史,習近平提到了一個悲壯的故事:
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自由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男女老少齊動員。北京密雲縣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全部戰死沙場。
一句『全部戰死沙場』,是對革命理想信念凝重的詮釋。『革命戰爭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驗面前所以能夠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就是因為他們對崇高的理想信念堅貞不渝、矢志不移。』正是這為國忘家,為公忘私,無私奉獻的精神,『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初心』,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
一句『全部戰死沙場』,也是對侵略和戰爭深沈的控訴。『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從苦難中走過來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貴、發展的價值。『中國主張各國人民同心協力,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佔。』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對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出了鄭重主張。
『今天的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共同朝著和平與發展的目標邁進。』和平,是人類共同的企盼,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變的『初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只要共產黨人在,『初心』就不會被遺忘,『不忘初心』的故事就將依然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