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增值稅改革,全年減稅超萬億元
2019-03-28 09:51:07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今年,我國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3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今年主要減稅措施都已出臺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是積極財政政策加力增效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說,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財政部會同稅務總局和海關總署印發了《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明確了從4月1日起,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具體措施和操作辦法。主要包括以下四項內容:

  ——降低增值稅稅率水平。將適用16%稅率的項目改按13%稅率征稅,主要涉及制造業等行業;將適用10%稅率的項目改按9%稅率征稅,主要涉及交通運輸業、郵政業、建築業、房地產業、基礎電信服務和農產品等貨物;保持6%一檔稅率不變,主要涉及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和增值電信服務。

  ——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將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范圍。將取得不動產支付的進項稅由分兩年抵扣改為一次性全額抵扣。這兩項措施可增加納稅人的可抵扣進項稅,讓減稅惠及所有納稅人。

  ——試行期末留抵退稅制度。對降低稅率水平後納稅人的增量留抵稅額按條件予以退還,有效增加企業現金流。

  ——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進項稅額加計抵減。對主營業務為郵政、電信、現代服務和生活服務業的納稅人,按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

  『通過實施以上措施,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確保部分行業稅負有所降低,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程麗華表示,如果說年初出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是今年更大規模減稅的一道『開胃菜』,那麼此次增值稅改革措施就是一道『主菜』,更是一道『硬菜』。至此,今年主要的減稅措施都已經出臺。

  制造業受益最為明顯

  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轉型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和重點。

  『4月1日起實施的深化增值稅改革,也以制造業為減稅重點。』程麗華介紹,通過持續、較大幅度減輕制造業企業負擔,可以改善企業預期和經營效益。企業獲得減稅資金後,將擁有更多的資源用於設備更新、技術創新和昇級改造,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此外,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制造業享受的減稅紅利,還將通過價格機制由產業鏈條層層傳遞,讓更多的行業受益。

  很多人關心,此次增值稅改革舉措的實施,這道『主菜』的減稅規模有多大?

  對此,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解釋說:『總體上這幾項措施加起來,增值稅改革減稅降負規模應該超過1萬億元。』

  減稅簡明易行好操作

  為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此次增值稅改革對適用6%稅率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采取了加計抵減政策,對這項全新的制度安排,納稅人高度關注。

  『在16%、10%兩檔增值稅稅率同時下調的情況下,適用6%稅率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因進項稅額減少稅負可能出現上昇。』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孫瑞標介紹,針對這部分納稅人稅負可能上昇的情況,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經過反復研究和測算,最終確定對其適用進項稅額加計抵減10%的政策。

  『加計抵減』簡單來說,就是允許特定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的10%虛擬計算出一個抵減額,從而達到降低納稅人稅負的目的。

  『加計抵減政策按年度適用,當年內無需調整均可享受加計抵減政策,而且不需要任何審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盡可能減少納稅人的辦稅負擔。』孫瑞標強調。

  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王道樹說,下一階段的重點,就是服務好納稅人。一是全力確保4月1日起『開好票』。3月底前,全國開票系統昇級工作將全面完成。二是全力確保5月1日起『報好稅』。

  《人民日報》( 2019年03月28日06版)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