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前兩月空氣質量略有下降 83城環境空氣質量達標
2019-03-22 08:52:34 來源:中新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我國前兩個月空氣質量略有下降成因有新解

  本報記者李 禾

  生態環境部3月21日通報了2019年1—2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71.5%,同比下降2.9個百分點,其中,83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PM2.5濃度為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昇5.2%;PM10、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濃度同比持平,臭氧和二氧化硫濃度同比下降。總體空氣質量略有下降。

  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僅35.8%,同比下降17.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10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昇24.1%。而北京市PM2.5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昇26.2%。

  為了能精准治霾,專家對空氣污染『病根』進行了研究,發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PM2.5化學特征發生顯著變化。其中,有機物佔比正在下降,PM2.5組分『黑名單』中,排第一位的是有機物。目前在測的有機物達100多種,主要來自散煤燃燒、機動車尾氣等一次排放和揮發性有機物的二次轉化,隨著散煤燃燒等得到有效治理,有機物佔比正在下降。

  隨著散煤『雙替代』、燃煤鍋爐和『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成效顯著,使得硫酸鹽濃度及佔比大幅降低,但是硝酸鹽污染十分突出,成為PM2.5中最主要的二次無機組分,其濃度快速上昇已成為PM2.5爆發式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氮氧化物會氧化成硝酸鹽,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氮氧化物最重要的來源是機動車,佔32%;非道路移動源即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船舶和飛機等的排放佔比17%,電力和供熱行業排放佔比17%,其他工業排放佔20%。可以說,抓住重點領域、推進氮氧化物減排成為當務之急。

  銨鹽在PM2.5組分『黑名單』中排第四,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劉學軍說,銨鹽主要由氨氣通過二次轉化而來,其來源主要是農業氨排放,佔比高達85%,其中畜禽養殖佔57%,氮肥使用佔20%。從時間分布上看,秋冬季氨排放量低,夏季排放量大。另外,秸稈焚燒等生物質燃燒、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等也有氨排放。

  區域傳輸也加重了污染快速累積,從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來看,其全年平均『貢獻』約為20%—30%。

  (科技日報北京3月21日電)

責任編輯:連冬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