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開放的中國為世界發展添動力
2019-03-17 13: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國的開放給世界繁榮與穩定帶來了巨大積極貢獻,主要體現在為世界經濟增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動力。』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貿易系主任羅立彬說。

  中國的對外開放,為全世界提供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世界工廠』,極大降低了全球生產成本。1980年,中國人均GDP為194.8美元,只有美國的六十五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十三分之一;中國15歲至64歲之間的人口為5.85億,佔世界總量的22.4%。在此情況下,中國的對外開放為全球制造業成本降低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潛力。

  中國的對外開放,使全球產品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范圍得以擴大,全球分工與專業化得以日益深入,生產效率得到提昇。『近年來,我國服務業融入了全球分工體系,離岸服務外包市場涉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促進了全球服務的國際分工和專業化,使全世界可以享受到成本低廉的優質服務。』羅立彬說。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在踐行承諾、遵守規則,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制建設,堅定支持世貿組織對全球經濟治理的過程中,為世界貿易體系和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說,中國一直堅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遵循世貿組織自由貿易理念,也一直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新時代中國的對外開放將更加全面、深入、多元。中國自由貿易區建設始於2002年,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們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17個自貿協定,自貿伙伴遍及亞洲、大洋洲、南美洲、歐洲和非洲。中國自貿區建設成效顯著,已逐步形成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貿區格局。

  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發展為世界提供了更多機遇。今後,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也必定為維護和促進世界貿易平衡發展繼續發揮積極、正面影響。(經濟日報記者姚進)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