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代表委員談脫貧攻堅 不獲全勝 決不收兵
2019-03-16 10:58:2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數據來源:政府工作報告、預算報告、國家統計局、國務院扶貧辦

  圖為安徽省廬江縣稻田豐收美景。左學長攝(影像中國)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3月7日在甘肅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現在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有兩年時間,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必須堅持不懈做好工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起代表委員持續熱議,大家談認識、話落實,紛紛表示,要咬定目標不放松,一鼓作氣、盡銳出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堅定信心不動搖——

  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實現如期脫貧我們充滿信心!』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中課鎮黨委書記魏金龍代表說,新一輪脫貧攻堅,10輪動態識別,精准鎖定貧困人口,好政策落戶山村,以前茅草房、杈杈房變成了平頂房,發展起橡膠、茶葉、甘蔗、畜牧、文化旅游五大產業,如今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接下來,我們要瞄准特殊貧困人群,精准幫扶,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向絕對貧困發起總攻。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6年時間,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8239萬人,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目前,全國還有1660萬人沒有脫貧,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再急再難,也必須不折不扣完成脫貧硬任務。』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陳曉華委員說。

  信心來自制度保障。貴州省扶貧辦主任李建代表說,當前脫貧攻堅構築起『四梁八柱』制度體系,全黨全社會廣泛動員、合力攻堅,為決戰決勝貧困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貴州今年將易地扶貧搬遷56萬人,完善後續配套措施,加強基本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信心來自精准施策。『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方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石紅委員說,在精准上下功夫,因貧施策,全州累計減貧55.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31.9%下降到5%以下。下一步,必須堅持精准扶貧,攻堅期內脫貧不脫責任、不脫政策,讓群眾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

  『路子找對頭,脫貧有奔頭。』陝西省山陽縣安家門村支書寧啟水代表說,地處秦嶺腹地,村裡人住在『七溝八梁』,過去想掙錢沒門路。扶貧工作隊進村,幫村裡發展起中藥材產業,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回去以後,我要把好政策告訴鄉親們,只要甩開膀子乾,日子肯定會越來越紅火!』

  咬定目標不放松——

  聚焦深度貧困,堅決啃下難啃的硬骨頭

  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脫貧攻堅到了緊要關頭。代表委員表示,要咬定目標不放松,既要保證如期脫貧,又要減少和防止返貧,既不降低標准,也不吊高胃口,一鼓作氣實現既定脫貧目標。

  聚焦深度貧困。今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1260.95億元,增長18.9%,增量主要用於深度貧困地區。

  『脫貧攻堅越到最後時刻,越要響鼓重錘。』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州委書記楊元忠代表說,今年州裡主攻產業扶貧,努力實現糧改飼全覆蓋,實現有條件的行政村『扶貧車間』全覆蓋,實現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業務工全覆蓋,力爭全年減貧11.7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56%。他說:『盡管任務艱巨、困難不少,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按期完成脫貧任務。』

  『政策實打實,我們要抓好執行和落實,完善扶貧長效機制,激發脫貧內生動力。』魏金龍代表說,針對基礎設施薄弱問題,今年中課鎮將統一規劃、統一實施,推進廁所革命,治理農村環境髒亂差,打造更加美麗的佤族村寨。針對群眾關心的住房問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實現廚衛入戶、人畜分離,讓村民住得舒心。

  對標脫貧標准,焦點不散、力度不減。吉林省東北師大附中校長邵志豪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明顯降低輟學率。為了補齊貧困地區教育短板,要努力讓優質學校師資隊伍結對幫扶,讓貧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問題,防止因病返貧。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戴秀英委員說,接下來,要重點加快優質醫療資源下沈,穩定農村全科醫生隊伍,實現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看得起』。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江蘇康緣集團董事長肖偉代表說,要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建立三級醫院與基層醫院對口幫扶機制,加強公益組織、慈善基金、企業間緊密聯系,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健康扶貧。

  『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精准扶貧貴在形成造血機制。』華潤雪花啤酒(湖南)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小兵代表說,目前投產運營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雪花啤酒廠吸納就業100多人, 『可喜的是,當地百姓「我要脫貧」的意識大大增強了。』

  落實責任不松勁——

  扶真貧、真扶貧,更加注重脫貧質量

  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在全國脫貧攻堅戰場上,278萬名駐村乾部、43.5萬名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他們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打通扶貧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

  『脫貧不是為一時摘帽,要讓貧困群眾真正有自我發展能力。』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史秉銳代表說,全省還有14個貧困縣需要脫貧,要進一步發揚『釘釘子』精神,在落實精准方略上再聚焦,在落實統籌推進上再深入,確保脫貧不漏一人,杜絕『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等問題的發生。

  脫貧根本靠產業。『作為產業扶貧的第一步,選准產業至關重要,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扶持貧困地區優勢產業發展。』河北省承德市市長常麗虹代表說,承德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圍繞京津『米袋子』『菜籃子』,打造九大特色扶貧產業。下一步,要統籌各方力量精准施策,推廣訂單幫扶、生產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確保產業扶貧效益落到貧困戶身上。

  『發展扶貧產業不是造盆景,各方幫扶力量要沈下心來,久久為功,解決好產業發展後續問題,提高脫貧質量。』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委員說。

  『真扶貧,纔能真脫貧,要強化作風建設。』李建代表說,通過教育培訓、督查問責等方式,以良好的作風推動任務落細落實,確保今年減少110萬貧困人口,17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要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金群華委員說,對摘帽縣和脫貧人口的扶持政策要保持一段時間,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建立防返貧的預警監測機制,對因病因災等返貧的要及時跟進幫扶,讓貧困地區的人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凝聚起全國人民的磅礡之力,盡銳出戰、真抓實乾,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本報記者王浩、步超、程煥、李茂穎、張丹華、王錦濤、李堅、江琳、祝大偉、劉峰、禹麗敏、楊昊、齊志明、原韜雄、王梅采寫)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9代表(委員)之聲

【專題】2019全國兩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