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藏羚羊『布布』:人大代表為我歌唱
2019-03-13 16:56: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藏羚羊『布布』:人大代表為我歌唱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吳光於張大川

  『我是三江源的孩子,有雪山的脊梁,有曠野的胸懷……』3月北京的燦爛陽光下,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團長紮西多傑輕聲吟唱起自己寫的一首歌《三江源的孩子》。

  談起故鄉三江源和一只生活在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的小藏羚羊『布布』,這位康巴漢子眼裡滿是溫柔。

  『布布』是一只8個月大的小藏羚羊。去年8月,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索南達傑保護站的巡山隊員在卓乃湖畔撿到了剛出生就被母親遺棄的它。33歲的康巴漢子達纔當起了它的『奶爸』:怕『布布』喝奶燙到嘴,他每次都用手背試溫加熱後的牛奶;怕『布布』摔傷,他把自己的被褥鋪到保護站地板上;怕『布布』凍著,他把小羊整夜地抱在懷裡取暖……

  如今,在保護站的細心照料下,『布布』已經長成一只健康的小羊。

  作為亞洲重要水源涵養地、生態安全屏障,三江源被譽為『中華水塔』,境內的可可西裡更是生物基因寶庫——擁有230多種野生動物和202種野生植物。

  20世紀末,受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等因素交織影響,三江源草地、濕地、湖泊等生態系統開始退化,水源涵養能力持續下降,危及下游飲水安全。更讓人揪心的是,大批不法分子進入可可西裡獵殺藏羚羊,這讓藏羚羊的數量從20多萬一度銳減至不足2萬。

  1997年12月,國務院批准並公布可可西裡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青海省將近半省域劃入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應急式生態保護,近10萬名牧民陸續搬離了草原,超過70萬戶農牧民主動減少牲畜養殖數量。

  2016年,三江源地區被確定為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地區,在全國率先探索更科學、更精細、更有效的全新生態保護機制,力爭實現人與自然共贏發展。

  『向著遠處的西邊望去,那金燦燦的餘暉正對著我們在微笑招手,在那笑容背後我看不清是泥濘還是沼澤……』一次巡山途中,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卓乃湖保護站站長秋培紮西在手機裡寫下這樣的句子。

  每隔一個月,這群高原漢子就要深入荒原腹地巡護。伴隨他們的,是無處不在的危險和無盡的孤獨。

  常年高原極地作業,巡山隊員都患有多種職業疾病,其中胃病最為常見。有時幾天吃不上一頓熱飯,隨身『寶貝』中通常有奧美拉唑和丹參滴丸。

  每年5月底6月初,一幅壯觀的大遷徙圖景都會在三江源徐徐展開——成群結隊的待產雌性藏羚羊穿過青藏鐵路、青藏公路,向位於可可西裡腹地的『藏羚羊大產房』卓乃湖進發。7月底,母親們開始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往返遷徙行程可達600公裡。每個夏天,卓乃湖保護站都能撿到七八只與羊群失散,或者被天敵襲擊受傷的藏羚羊幼仔。『布布』便是其中之一。

  在前所未有的保護力度下,如今藏羚羊的數量已經恢復至7萬只左右。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將藏羚羊的受威脅程度由瀕危降為易危,可可西裡至今已十餘年未聞盜獵槍聲。2017年7月,可可西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為更好推動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與建設,實現三江源二期規劃和三期規劃的無縫銜接,今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紮西多傑所在的青海代表團提交了關於支持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三期規劃編制的建議。

  未來的三江源大地,將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青海代表團的建議中也提到,期盼在三江源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從國家層面推進三江源地區流域生態補償工作,為三江源地區的永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8月,等藏羚羊們再回到卓乃湖的時候,『布布』就將加入它們,回歸大自然。『也許將來的某天,我們會在三江源的某座碧綠的山崗上,看到它的身影。』紮西多傑說。(參與采寫:吳剛陳晨)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9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