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代表委員暢談如何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守住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防線
2019-03-12 12:16:2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劉 瑾 陳 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加強重大疾病防治、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以及加快建立遠程醫療服務體系等,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質量

  基層醫療既需要硬件設施,也需要醫護人員隊伍,要從人纔培養、薪資待遇、職稱評審等多方面出發,讓基層醫護人員留得住、用得好。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段宇飛表示,今年是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三年攻堅戰的最後一年,廣東在基層醫療方面投入500億元,用於硬件設施建設。同時,為壯大基層醫護人員隊伍,廣東從今年起將實施『訂單定向培養農村衛生人纔計劃』,醫學生招生規模從每年1000名擴大至1400名。去年底,廣東啟動了『百名首席專家』招募工作,面向全國選聘退休醫生。此外,還啟動了『千醫下百縣』工程,規定全省三甲醫院每年要派5%以上的主治醫生下基層。

  在『留人心』方面,今年廣東將對取得中級職稱後在基層連續工作十年的緊缺醫療人纔直接晉昇副高級職稱。同時,對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提供每人每月1000元崗位津貼,對每個村衛生站每年補貼2萬元。

  『部分地區將村衛生所定位為鄉鎮衛生院的派出機構,實行「七統一」的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村衛生所房屋建設、設備購置等經費由縣級財政保障,取得了可喜成績。』全國政協委員、廈門大學附屬福州第二醫院副院長林紹彬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推進這一措施,明確把村衛生所定位為事業單位。同時,改善村醫的工作、生活、學習條件,解決其後顧之懮。

  3月10日,人大河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張全收(右三)就保障用工人員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李景錄攝

  實施重大疾病防治行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

  『腫瘤是可防可治的,有50%治愈率。但是,由於很多人不了解癌癥預防相關知識,沒有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楊宇飛表示,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十年持續上昇,正成為我國公民因病致貧、影響人均壽命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大癌癥防治知識的宣教力度,增加試點,推廣有關預防經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秘書長敖虎山表示,慢性病已成為制約我國人口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廣大人群中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識,對減少因病返貧至關重要。

  敖虎山委員建議,推進在醫學院校開設健康教育課,提高醫學專業人纔的健康教育能力。同時,鼓勵醫學院校學生以志願者身份參加社會健康教育活動,並將此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的考核標准之一。

  3月10日,全國政協婦聯界別在駐地舉行小組會議,討論政協工作。全國政協委員崔郁(左二)認為,應保證女性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方面有更多獲得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高興貴攝

  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醫改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設立醫事服務費。』段宇飛代表表示,在取消藥品加成之後,去年底廣東所有公立醫院在全國率先取消了醫用耗材加成,使醫院收支結構進一步優化。以深圳為例,調價後全市醫用耗材收入減少了2.47億元,但醫務人員勞務價值收入同比上昇了1.2%,總體減少患者醫療費用7200萬元。醫療服務費用結構的調整,有利於維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和利益導向,有效遏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

  目前,醫聯體(區域醫療聯合體)模式已開始在廣東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構建醫聯體,使優質資源得以下沈,基層醫療人纔得到培養和鍛煉,緊密的會診和轉診機制開始建立起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黃曉渝表示,現在陽江已經實現了二級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聯體全覆蓋。從實踐來看,通過定期派駐醫生聯合查房,對基層專科重點幫扶、遠程會診等措施,現在基層首診率和雙向轉診率都有了大幅提高,許多患慢性病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專科醫生的服務。

  『清遠既有跨區域醫聯體,也有推行縣、鎮一體化的縣域醫療共同體,還有城市醫療集團和以縱向特色專科技術力量為支橕的跨區域專科聯盟。』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院長周海波表示,通過構建各種不同形式的醫聯體,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得到了較大提昇。

  目前,遠程醫療信息化設備已經成為廣東118家三甲醫院醫生診療的『標配』。周海波代表說,雖然有統計顯示,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每年投入資金高達500億元,但是,各地區、各醫院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標准、接口都不統一,造成了醫療數據難以流轉使用。因此,在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加快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同時,一定要注重頂層設計和規范,加強國民健康信息的互聯互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劉瑾陳靜)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2019代表(委員)之聲

【專題】2019全國兩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