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2019『兩會新語』系列之五】
新華網記者張敏彥
【學習進行時】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對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推動兩岸融合發展、老區蘇區脫貧攻堅提出希望和要求。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在兩會上首次來到福建代表團。
『努力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上再創佳績,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打下堅實基礎。』在聽取了代表們的發言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對福建省提出新的希望。
發展環境——向改革開放要動力
『要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要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不斷增強我國在世界大變局中的影響力、競爭力。』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
習近平提出了優化發展環境的切實舉措:
——要堅持問題導向,解放思想,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給創新創業創造以更好的環境,著力解決影響創新創業創造的突出體制機制問題,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社會氛圍。習近平對中小企業、年輕人發展給予了特別關注,要求『為中小企業、年輕人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為高技術企業成長建立加速機制。
——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去年,在改革開放40周年重要歷史節點,習近平接連給民營經濟發展打氣,多次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這次在講話中,習近平再次重申,指出:『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鼓勵引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為各類所有制企業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營造有利於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幫助民營企業實現創新發展,在市場競爭中打造一支有開拓精神、前瞻眼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隊伍。』
——要發揮多區疊加優勢。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中,福建擁有多區疊加的鮮明特色。習近平強調,要發揮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等多區疊加優勢,不斷探索新路,吸引優質生產要素集中集聚,全面提昇福建產業競爭力,力爭在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走在前頭。
對臺工作——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習近平今年年初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明確宣示:『我們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將繼續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臺灣同胞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讓大家有更多獲得感。』
閩臺一衣帶水,兩岸交流、融合發展一馬當先。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他進一步作出了具體指導:
——對臺工作既要著眼大局大勢,又要注重落實落細。兩岸要應通盡通,提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准共通,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把工作做到廣大臺灣同胞的心裡,增進臺灣同胞對民族、對國家的認知和感情。
——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
去年以來,我們推出『31條惠臺措施』,福建實行『66條實施意見』,取得顯著成效,廣大臺灣同胞都是受益者。習近平強調,要把這些措施落實到位,同時要聽取臺灣同胞呼聲,研究還可以推出哪些惠臺利民的政策措施,『只要能做到的都要盡力去做』。
脫貧攻堅——確保老區蘇區『一個都不掉隊』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3月7日,習近平在甘肅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再次發出脫貧攻堅衝鋒號令。
福建脫貧攻堅難啃的『硬骨頭』集中在山區,同時也是革命老區。習近平曾經在福建工作多年,對這一點特別清楚。他在這次講話中強調:『要飲水思源,決不能忘了老區蘇區人民。』『要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習近平強調,要梳理排查、抓緊工作,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
在脫貧攻堅倒計時的關鍵時刻,如何更高效率攻堅克難?
『要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習近平要求找到問題根源,增強脫貧措施的實效性。
『要有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頑強作風,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及時解決脫貧攻堅中的難點問題』,習近平對各級領導乾部提出要求,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這是習近平對福建的希望,更是對全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