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在優化環境中贏得更大發展——從全國兩會看民營企業發展新機遇
2019-03-10 20:53: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在優化環境中贏得更大發展——從全國兩會看民營企業發展新機遇

  新華社記者商意盈、許晟、何欣榮

  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民營企業發展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

  減稅降費、清償欠款、競爭中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釋放的一連串政策紅利,為民營企業發展帶來春的氣息。

  『在報告中讀出了機遇、看到了空間、堅定了信心。』不少民營企業家表示。

  信心在凝聚

  新年伊始,浙江龍盛集團整體搬遷至杭州灣上虞經濟開發區,通過設備更新換代、園區集聚效應謀求更高層次發展。企業計劃今年投入10億元啟動研發中心建設,強化綠色制造工藝、安全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創新。

  從4間平房的農藥廠起步,龍盛經過48年成為全球染料行業冠軍。集團染料事業部總工程師歐其代表說:『行業的確一度低迷,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危」與「機」始終並存。我們認為,行業洗牌期也是發展機遇期。』

  浙江龍盛是民營企業應對挑戰、實現發展的一個縮影。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新動能』,更需要『心動能』。信心的凝聚,對民營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信心來自於明確的政策信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放心辦企業』。

  『這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發展的信心。』國和控股集團董事長陳乃科代表說。

  信心來自於各地各部門的政策行動。去年以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舉措漸次落地,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廣東省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10項政策措施;江蘇省推出28條政策措施,預計每年可為相關企業降本減負約600億元……圍繞解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困難與問題,各地出臺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

  ——2018年先後4次降低存款准備金率,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批量設立民企紓困基金……金融領域的實招硬招,精確瞄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去年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證照分離』改革在全國推開……民營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營商環境更趨完善。

  明確的信號,有力的行動,民營企業因此迸發更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機遇更清晰

  當前,我國經濟正向高質量發展目標堅定前行。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中,蘊含著民營企業發展的巨大機遇。

  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用數字說話,政府工作報告的各類政策『乾貨』紮實又精准。

  『這次的政府工作報告最大的特點就是實,實到一下子能算出來,我們究竟能夠受惠多少。』貴州遵義神曲樂器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傳玖代表算了一筆賬,公司2018年繳納電費200多萬元、增值稅300多萬元。粗略計算,今年企業預計能減負80多萬元。

  政府要帶頭講誠信守契約,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政策『組合拳』的實施,將更堅定民營企業的發展預期。

  奧盛集團董事長湯亮代表說,企業多年來一直想把新材料、新工藝的創新成果應用於市場,原來要想成立一個冠名『上海』的新材料檢驗檢測公司,不知道要經過多少道審核手續,得耗多長時間。

  『出乎意料的是,去年我們從申報到批准,僅一個禮拜就順利地拿到了營業執照。用上海話講,什麼叫「赤膊上陣」的支持,什麼叫「貼心貼肺」的服務,這就是!』在兩會現場,湯亮代表給了政府服務一個『好評』。在更優的營商環境支橕下,今年他准備在高端醫療器械等新領域大展拳腳。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6%—6.5%,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敏銳的企業家,在政府工作報告裡看到了滿滿的機遇。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代表今年兩會帶來一份關於布局5G應用推動物聯網創新發展的建議。與傳統的『鐵公基』不同,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等被視作『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物聯網為例,其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可以為制造業、農業、醫療、安全等行業帶來新的機遇。』

  乾勁在昇騰

  觀大局、謀大勢、乾實事。會內會外,一股乾勁在民營企業家中間昇騰。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膠粘劑細分行業的『單打冠軍』,20多年來,他們就堅持做好做精膠粘劑這一件事。

  回天新材料董事長章鋒代表說,目前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電子等高端膠粘市場,已經具備了與國際巨頭競爭的能力。『發展的秘訣很簡單,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裡斯區的工地上,塔吊林立,一座以秸稈和糧食加工剩餘物為原料的生物質電站將在這裡誕生。

  『踩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鼓點,企業實現了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哈爾濱九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寅代表說,企業下一步將瞄准新能源領域,精准對接市場需求,做大做強。

  在位於杭州的富通集團總部研發大樓裡,有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一個個跳躍的符號標注著富通進軍全球的足跡:目前集團光通信產品已覆蓋東盟、非洲和歐美60多個國家和地區。

  『「走出去」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富通集團董事長王建沂委員說,企業下一步將對位於泰國的產業基地實施擴產,從單一銷售產品轉變為輸出優質產能。

  千難萬難、乾就不難。在信心引領下,在持續優化的發展環境中,在不斷湧現的各種機遇面前,民營經濟發展有盼頭更有看頭。(參與采寫記者:李平、楊思琪、方問禹、梁建強、周穎)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2019全國兩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