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兩岸的事是家裡事』——全國人大臺灣團開放日側記
中新社北京3月9日電 題:『兩岸的事是家裡事』——全國人大臺灣團開放日側記
中新社記者 陳林
『我們常講,兩岸一家親,兩岸同胞是一家人,那麼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家裡面的事』『(家裡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裡人來商量解決的辦法』。

9日,人民大會堂臺灣廳,全國人大臺灣代表團舉行開放日活動。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黃志賢就廣受關注的『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如是表示。
黃志賢說,『一國兩制』是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的創造性構想,並無先例可循,在1997年和1999年率先用之於解決港澳問題,從而形成『一國兩制』的港澳模式。實踐表明,兩岸統一後的制度安排選項中,『一國兩制』仍然是最佳的方案。
黃志賢表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在。凡是有利於兩岸同胞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事,都應該努力推動。
在這個位於人民大會堂西北側的大廳,當日迎來了數十家中外媒體。西側主背景牆面,是描繪寶島日月潭美景的《雙潭映月》大型漆畫。13位代表以此為背景,呈半圓形坐在沙發上接受媒體采訪。
這13位代表,大多是在大陸出生的臺灣省籍同胞。他們中有黨政機關官員,也有在科技、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有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也有來自中西部地區。
據了解,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是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選舉方案,通過召開協商選舉會議民主選舉產生。在實現完全統一前,暫時選舉13名全國人大代表,其餘按人口比例應選代表的名額予以保留。
在西側背景牆對面,擺放著『天後聖母』媽祖和曾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的脫胎雕塑。北側的屏風畫著兩岸客家鄉親精神寄托的客家土樓,背面寫有『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字樣。南側屏風是臺灣玉山美景。
『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的福祉系於民族復興。』籍貫臺灣臺南的黃志賢說,他的家族有好幾百人,幾乎都在臺灣。他對臺灣的感情非常深,每次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都感覺時間非常有限。也希望臺灣同胞多到大陸走走看看,『對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會更加期盼』。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臺聯會長符之冠談到臺灣局勢時說,民進黨好像得了『自閉癥』,如果有臺胞在推動兩岸友好交往多做點事,還會引發『焦慮癥』。符之冠提及高雄市長韓國瑜訪大陸問題,又形容民進黨更容易兩癥並發。
符之冠表示,隨著祖國大陸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兩岸交流的不斷深入,臺灣同胞一定會真切感受到大陸的誠意和善意,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