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秋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行百裡者半九十。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越到關鍵時候越要響鼓重錘。不要搞『大躍進』、『浮誇風』,不要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這些問題我們歷史上都有深刻教訓。對這類問題現在就要敲打,防患未然,防微杜漸。(3月7日人民日報客戶端)
現在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有兩年時間,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必須堅持不懈做好工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脫貧攻堅越到關鍵時候,越要響鼓重錘,越要加強攻堅。
脫貧攻堅越到關鍵時候,越要保持清醒頭腦。近年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僅2018年就有1386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預計28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完成28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在成績面前飄飄然,驕傲自滿,必然影響到後續脫貧工作,影響到脫貧攻堅的最終效果。我國脫貧攻堅戰雖然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但仍然面臨嚴峻形勢。越是在成績面前越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能有絲毫麻痺和松懈,要充分看到問題和不足,高度重視並堅決克服。
脫貧攻堅越到關鍵時候,越要聚焦重點難點。今後兩年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艱中之艱,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脫貧的成本更高、難度更大。脫貧攻堅越到關鍵時候,越要抓重點、解難點、把握著力點,確保焦點不散、靶心不變、力度更大。要找准路子,精准施策,加大投入,把握脫貧攻堅正確方向。要盡銳出戰,捨得讓精兵強將下到脫貧攻堅第一線,選精、派優、配強扶貧乾部,讓基層幫扶力量更好地發揮脫貧攻堅前沿生力軍的作用。
脫貧攻堅越到關鍵時候,越要強化作風建設。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群眾反映的『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游走式』脫貧等問題,影響脫貧攻堅有效推進。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乾部隊伍的作風。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強化作風建設,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要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切實轉變作風,以嚴明的紀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駕護航。
脫貧攻堅越到關鍵時候,越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把責任扛在肩上,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強化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大扶貧格局,貫徹精准脫貧方略,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對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要及時予以幫扶。貧困縣摘帽後,也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要繼續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脫貧攻堅也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要盡最大的努力,下最大的功夫,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堅決攻克最後堡壘,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