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港澳臺
搜 索
臺灣卑南人後裔黃蕾代表:兩岸皆故土 山林寄鄉愁
2019-03-09 13:34:00 來源:中新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兩會人物)臺灣卑南人後裔黃蕾代表:兩岸皆故土山林寄鄉愁

  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題:臺灣卑南人後裔黃蕾代表:兩岸皆故土山林寄鄉愁

  中新社記者林春茵

  女兒12歲時,黃蕾帶她回臺灣,母女都是第一次回到故土臺東卑南。在黃蕾祖父和族人抗日過的山林裡溯溪而上,女兒走著跑著,非常歡快;黃蕾也覺得心底雀躍,『我知道,是鄉愁』。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武夷煙葉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主任黃蕾。受訪者供圖

  生於1978年的黃蕾,是福建武夷煙葉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主任。作為臺灣少數民族卑南人後裔,黃蕾20歲當選為福建南平邵武政協委員,現為全國人大代表,溝通傳遞民意已有20年。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黃蕾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言語間滿是兩岸故土情。

  南平地處閩北,擁有舉世聞名的武夷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森林覆蓋率高達77.99%。黃蕾這樣介紹自己的家鄉:『中國每10根竹子就有一根產自南平的山上』。

  1988年,黃蕾的父親把家安在了南平邵武。『也許是覺得這裡的山林,和臺灣卑南很像吧?』黃蕾這樣猜測。祖父跟著卑南人大頭目馬來盛在臺東卑南一帶與日軍打過仗。離臺數十年,祖輩保衛故土的事跡在黃蕾家族裡一代口傳一代。

  黃蕾愛美。她向記者展示她的民族服飾,菱形繡文裡隱藏的織布捕魚習俗,紅黑布料選擇背後的民族播衍史,黃蕾『有種天然的敏感』。

  黃蕾也愛家鄉。上電視自我介紹,她先把南平的建陽桔柚、南平竹筍、政和白茶和蒲城大米細說一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裡,她向境內外記者講起順昌縣雙溪街道水南村人夏六華的故事。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武夷煙葉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主任黃蕾3月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團全體會議上發言,當天會議向境內外記者開放。鄭傑攝

  去年底,福建首家『森林生態銀行』在南平市順昌縣開業,夏六華老人把家裡的9畝幼杉林地交給『森林生態銀行』托管,今後20年每年可從『森林生態銀行』領到3720元人民幣的預期收益。

  『她家庭困難,自己護林非常難。原本還要好多年後纔有收益的林子,現在就有收入了,我們都替她高興。』黃蕾笑著說。

  她告訴記者,所謂『森林生態銀行』,就是以托管、贖買、租賃等方式集聚碎片化的森林資源,『集約經營下,僅出材量就會比分散經營高出25%左右,森林生態也能得到更專業保護。』

  南平『森林生態銀行』是創新機制盤活資源之舉,也是福建在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方面進行探索的一個縮影。福建正加快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能夠為家鄉保護山林生態代言,黃蕾認為,『是件非常驕傲的事情』。聯想到臺灣臺東境況與家鄉南平相同,黃蕾認為,兩地『都地處偏僻,都期盼與外界平等交流』。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努力為家鄉鼓與呼,參與家鄉建設。』黃蕾說,『也期盼能夠與臺東更密切聯結,加強閩臺農業林業合作,帶動卑南人發展。』

  目前,南平已經出臺52條惠及臺胞措施。黃蕾認為,這些措施無不凸顯當地綠色生態產業的潛力、旅游資源的稟賦和閩北文化的特色,非常具有兌現剛性,『52條中涉及具體資金支持的就有29條』。

  談及不少臺灣青年詢問在大陸銷售農產品有什麼便利,黃蕾說:『我就直接教他們用APP下單定水果,幫他們算,通過電子商務直送,省去門店房租,利潤有多少。』(完)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9代表(委員)之聲

【專題】2019全國兩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