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根基。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邁進,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今年要抓好的七項重點工作任務,排在首位的就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部署了實質性的落實措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近年來,中國制造業的成績值得點贊,但也面臨一些新挑戰。從國際看,部分發達經濟體強調促進制造業回流,一些新興經濟體憑著更低的勞動力成本,與中國制造『搶飯碗』;從國內看,我們的產品,有的量大而『質不優』,有的質優而『牌不響』,有的有需求而『無供給』,被形容為『品質上的缺憾、品位上的缺乏、品種上的缺失』。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制造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的路途並不平坦,就像一輛爬坡過坎的汽車。
推動中國制造業這輛爬坡過坎的汽車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們要如何發力?關鍵點有兩個:一是『減負』,二是『加油』。『減負』是讓汽車輕裝向前,『加油』是讓汽車奮力向上。
今年政府工作部署實施更大規模減稅時,為制造業減負成為重中之重,稅率由16%降至13%。降幅之大,讓不少人直呼『沒想到』『出乎意料』,是『巨大利好』。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說:『作為企業家和投資人,我預測企業創新的熱情將會被大大激發』『應當把這一優惠政策,用來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加強高質量制造的能力,把產品進一步做好』。可以預見,為制造業大幅減稅降費,將帶給企業更多現金流和利潤,更多的創新實力、能力和激情,引導企業走轉型昇級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減負』之外,還要『加油』。目前,制造業存在創新能力不足、研發投入偏低、對外技術依賴度較高等問題。特別是民營制造業,還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頂層設計方面,要深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機制性障礙,大力營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氛圍;政策引導方面,要積極支持制造業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明顯提昇競爭能力;金融服務方面,要著力提高金融服務供給水平,為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送上『及時雨』。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必須繼續抓好制造業。沒有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就不會有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制造業強不起來,中國經濟就強不起來。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千條百條,『減負加油』是關鍵一條。(央廣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