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強軍路上,三位軍隊女代表的追夢人生
新華社記者黃明、於曉泉、李一葉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新華社記者采訪了幾位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軍隊女代表,感受她們在強軍路上鏗鏘前行的颯爽英姿和時代風采。
王亞平代表:積極備戰空間站任務
作為我國首位『太空教師』的女航天員王亞平,於2013年6月20日刷新了自己的『人生高度』:她在執行神舟十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在300多公裡高度飛行的天宮一號裡,為全國6000餘萬名師生成功進行了一堂長達40分鍾的太空授課。
這也是世界上范圍最廣、時間最長、受眾最多的太空授課。憶起那一刻,王亞平至今備感自豪。
太空的環境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當被問及有沒有想過失敗時,王亞平說,『太空授課最大的原則就是真實性,無論成功與否,都必須原原本本地展示給世界。』
『這既體現了中國航天人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更展示了中國航天的大國自信。』王亞平說。
一年前的全國兩會上,成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王亞平再度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是我一年來最大的感受,也是我作為女航天員之外的又一份殊榮。』王亞平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為政府以務實舉措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點贊;作為一名「太空教師」,我為更多的孩子特別是鄉村孩子能夠享受更好的教育而欣慰。』王亞平說。
王亞平透露,作為一名航天員,目前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備戰空間站任務,『隨時准備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挑選。』
今年初,嫦娥四號任務的圓滿完成,讓王亞平重返太空的信心更加堅定。『我們有幸趕上了這樣一個偉大的新時代。』王亞平說,期待自己能飛得更遠。
楊揚代表:把青春融入人民海軍走向深藍的航跡
一襲戎裝配短發,記者眼前的這名女代表青春自信,英姿颯爽。
『作為一名海軍指揮軍官,必須要果斷乾練。』海軍沂蒙山艦作戰部門副作戰長楊揚代表笑著說。
2017年7月,華中科技大學畢業、並在原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學成的楊揚,第一次登上軍艦,並走向蔚藍的大海。
沂蒙山艦是我國自行研制的新型兩棲船塢登陸艦,於2016年2月1日正式入列。
令楊揚沒想到的是,登上嶄新戰艦的興奮,迅速被初次出海的風浪所淹沒。
『那次,我們駛離碼頭不久就遇上了大風浪。』楊揚說,『頭暈目眩,別說上戰位值班,坐著都難保持平衡。當戰斗警報聲響起,我打開水密門都感到吃力。』
作為艦上第一個女副作戰長,楊揚坦言,女軍官擔任作戰指揮員,在支隊並無先例。
『面對嶄新的領域,沒有任何捷徑可行,只有不斷學習加實踐,纔能盡快完成一名地方大學畢業生到合格海軍軍官的轉型。』楊揚說。
『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提高實戰化軍事訓練水平,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內容,讓楊揚深有同感。
『海軍走向深藍就是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楊揚說,『作為人民海軍的一員,與有榮焉!』
米合倫沙·阿不都代表:空軍『春蕾』女孩的感恩人生
米合倫沙,維吾爾語意為『溫和的女孩』。
已連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空軍某部通信室主任米合倫沙·阿不都,如同她名字的寓意一樣,溫和而堅韌。
2019年,對米合倫沙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今年,恰好是她成為空軍『藍天春蕾女童』的20周年紀念。
『9歲時,母親去世,父親得了重病,我輟學在家,是空軍「藍天春蕾計劃」幫我重返校園,後來考入新疆農業大學。』米合倫沙·阿不都說。
2009年6月,大學畢業的米合倫沙抱著回報部隊的初心,選擇參軍入伍,『穿上了和幫助自己的叔叔阿姨一樣顏色的軍裝』。
米合倫沙至今忘不了,入伍後第一次穿上軍裝踏上探親休假的歸途,『車到村口時,鄉親們都湧到路口,捧著自家種的水果、乾果,跳著舞迎接我。』
『是空軍「藍天春蕾計劃」把我從一名農村失學兒童培養成空軍軍官,成為人大代表,我始終懷著感恩的心回報部隊、回報社會。』這個心懷感恩的維吾爾族姑娘,從未忘記前行的方向。
『還在大學讀書時,每當假期回家,我都會辦一個學習班,給村裡的少數民族孩子教漢語和英語。』米合倫沙·阿不都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感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多年來,米合倫沙·阿不都還努力資助和自己一樣的失學女童,被評為『全軍巾幗建功先進個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米合倫沙十分激動:『用好教育這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這是貧困學生家庭的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