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航天科技六院院長劉志讓:嫦娥五號發射,我們有信心!
2019-03-07 11:07:13 來源:中新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題:中國航天科技六院院長劉志讓:嫦娥五號發射,我們有信心!

  作者 邢翀

  『嫦娥五號發射,我們有信心!』當中新社記者問及『嫦娥五號』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六院院長劉志讓打開了話匣子。

  劉志讓所在的航天科技六院是中國航天液體動力『國家隊』,承擔了中國所有液體運載火箭、空間飛行器、導彈武器液體動力系統的研制任務。令劉志讓引以為豪的是,『神舟』『嫦娥』的多次『飛天』,都離不開航天科技六院的動力支持。

  今年1月3日10時26分,是劉志讓自豪的時刻。由航天科技六院研制交付全部動力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遙遠的42萬公裡天際旅行終於成功登上月球背面。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首次實現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此前四次『嫦娥』奔月的征程中,航天科技六院研制就提供了近200臺各種性能、功能各異的火箭發動機。

  劉志讓說,從去年5月嫦娥四號中繼星架起『鵲橋』,到嫦娥四號成功奔月,航天科技六院研制交付了100多臺大小推力不等的火箭發動機,既有推力達75噸的主動力大發動機,也有推力小到1公斤的空間推進發動機。

  『這是我們全體航天人大協作的成果,是航天人共同努力把嫦娥飛天的美麗傳說變成了現實!』談及此,劉志讓依然激動。

  2019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透露,今年底中國准備發射嫦娥五號,實現在月球采樣返回。中國將有可能成為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實現月球采樣返回的國家。

  『承擔嫦娥五號發射的動力任務,我們很自豪,但又壓力巨大。』劉志讓說,嫦娥五號有很多新特點,著陸器在月面軟著陸後,要自動進行月面采樣、樣品封裝等操作,隨後將樣品由著陸器的上昇段攜帶昇空進入月球軌道,與環月軌道上的軌道器對接,從而將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內部,最後軌道器攜帶返回器點火機動,從環月軌道直接返回地球。

  『簡單來說,除了發射和落月,嫦娥五號還要上昇、轉移、交匯,各個階段動力不能有絲毫閃失,一旦出現問題就將影響整個任務成功。』劉志讓形象地說,隨著探測器離地球越來越遠,新的任務不斷催生,他們面臨的技術挑戰也越來越大。

  要想拿到中國探月工程的首張『返程票』,中國航天人准備好了嗎?

  『從產品准備上來說,已經基本就緒。』劉志讓說,等到探測器裝配完成後,還要進行協調性、匹配性測試。『任何過程都要確保萬無一失,不能有任何瑕疵。』

  中國還將於明年發射火星發射器,實現火星的環繞、著陸和探測。『火星探測飛行裡程更長,昇空環境與月球又不一樣。』劉志讓透露,經過仿真考核驗證後,火星探測相關動力產品也已就基本就緒。『研制過程很艱辛,我們的壓力很大,但我們有信心。』

  不過,劉志讓坦言,雖然目前中國航天綜合實力排名世界前列,但距離國際一流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建設航天強國是他此次參會的關注點。

  『發展航天,動力先行,強大的動力是從事一切航天活動的先決條件。』劉志讓說,中國航天液體動力事業走過了60餘年發展歷程,未來還要在更為艱巨的任務和使命中承擔更為重要的責任,建議盡快實施航天液體動力專項基礎工程,推進航天強國建設實現目標。(完)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2019代表(委員)之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