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市新機型764款
智能手機均價漲了
據中國通信院近日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上市新機型達到764款,較2017年同比下降了27.5%;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達到4.14億部,同比下降了15.6%。
雖然總體出貨量是減少了,但對設備廠商而言,值得開心的是,在國內市場,手機的均價有所提昇。據了解,去年智能手機的均價達到2523元,相比2017年,上漲了364元。報告指出,價格上漲主要是部件成本上昇推動的,例如處理器換代、攝像頭個數從單個到多個等。其中,在4000元以上的手機設備,國產品牌佔30%。
從數據看出,國內消費者除了注重性比價外,亦開始留意性能——去年,1000~1999元價位的機型佔據市場份額的43%;2000~2999元機型佔比為19%;3000~3999元機型與4000元及以上機型的市場份額分別是10%與13%。
面對市場的變化,國產廠商亦在不斷調整,細分市場。預熱了大半月的vivo子品牌iQOO正式登場,並推出旗下首款機型,與此前業界猜測其定位高端不同,它走的是性價比路線,搭載高通驍龍855處理器,最高12GB內存,而且與騰訊合作,面向游戲電競用戶。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款機型就是直接『叫板』小米9的。然而,由於是全新品牌,除了終端體驗外,它更重要的是提昇其認知度。
實際上,去年開始,越來越多廠商瞄准了蓬勃發展的電競行業,包括小米投資的黑鯊手機、努比亞、榮耀等,都推出專門打上『電競』標簽的機型。(文靜)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