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腰包鼓了、心氣足了、乾部親了:聽聽基層代表委員帶來的脫貧『好聲音』
2019-03-05 20:5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題:腰包鼓了、心氣齊了、乾部親了:聽聽基層代表委員帶來的脫貧『好聲音』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2018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386萬,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今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

  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減貧關鍵詞,引來代表委員的點贊。摘掉『窮帽子』的鄉親們過得怎麼樣?脫貧攻堅進入關鍵一年,還有哪些『硬骨頭』要啃?在基層的代表委員們的講述中,蘊含著一曲曲脫貧『好聲音』。

  『昔日石縫裡種糧,今天也把蜜來嘗』

  『風來風掃地、月過月點燈。石縫撒種子,豐年也缺糧。』說起家鄉曾經的模樣,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惠水縣濛江街道新民社區黨支部書記羅應和忍不住感嘆。但自從3年前全村的貧困群眾搬進縣城的安置社區,這樣的苦日子一去不返。

  來京參加兩會,這位基層代表說起家鄉之變,話匣子一開就合不上。『小學和幼兒園開學了,音樂室、美術室、書法室一應俱全;社區醫院開張了;扶貧車間開門了,30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搬進社區之初,鄉親們曾遭遇『幸福的煩惱』:許多人沒見過水廁,沒坐過公交車,新生活要從學衝水、學投幣開始。成為新市民3年後,社區群眾的人均年收入突破4100元,私家車增加到320多輛。鄉親們打工不再是兩眼一抹黑,還會底氣十足地向企業『要社保』。

  『昔日石縫裡種糧,今天也把蜜來嘗。』羅應和說,鄉親們托他一定把好消息帶到北京。

  在聽到政府工作報告談及去年的脫貧成績時,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海倫市向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向秋心生共鳴。過去一年,高向秋用『合作社+農戶』方式,帶動了130多戶脫貧。『合作社免費提供辣椒種苗,老鄉來種,我按照一定價格回收,帶動的貧困戶戶均年收入有2萬多元。』

  愁眉舒展開,勁往一處使,乾部更親了

  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李家圪塔村貧困戶郝世祿在2018年底第一次有了存款,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去年春天,一場寒潮侵襲,緊急時刻,鄉鎮乾部趕到他家的苹果園,挖坑生火驅寒防凍。餓了吃口方便面,困了趴著打個盹,郝世祿家一張不足兩米長的布沙發,曾經滿滿當當擠下了8名乾部。

  在延安,近4年來,全市累計實現19.5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由13.2%降至0.66%。1546個駐村工作隊、3.7萬名包扶乾部,活躍在延安脫貧一線的山?溝?間。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越是到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越要抓實抓細各項工作,確保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檢驗。全國人大代表、延安市市長薛佔海說,乾部必須沈下心、沈下身,用真情、有措施,全力推進脫貧各項工作。

  越過越紅火的好日子讓群眾的勁兒往一處使。在5日的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崇陽縣白霓鎮大市村黨支部書記程桔說,為了讓缺乏勞動技能又需要照顧家庭的貧困戶脫貧,村裡建起扶貧車間,10多位貧困戶在家門口上班。

  『這樣的車間在崇陽已有30個,安排了800多位貧困群眾就業。現在老百姓討論生產技能、到車間上班的變多了,打牌的現象也少了。』程桔說。

  一年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群眾更有獲得感。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廣水市觀音村黨支部書記熊永俊說,現在扶貧資金的發放、使用越來越規范,工作越來越實。

  脫貧攻堅戰,代表委員有啥『招兒』?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多位代表委員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進入關鍵一年,完成目標需啃下多個『硬骨頭』。

  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說,當前脫貧攻堅的難中之難是深度貧困地區和自我脫貧能力較弱的群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落實對特殊貧困人口的保障措施。『方向很清晰,指明了下一步脫貧的著力點。』

  作為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截至2019年2月,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已入住132萬人。羅應和建議,在國家層面設立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基金,為就業、創業、培訓等提供支持,幫助群眾穩得住、能致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醫藥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對此深有體會。『企業在涼山11個縣發展了2.3萬畝中藥材,帶動了1萬多名群眾增收,其中包括3000多名貧困戶。邊遠地區能夠提供優質藥材,生產出高質量藥品,這是一項多贏事業!』

  『發展綠色農業是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良策,但這些地方大多地處偏遠、信息閉塞,往往會出現農產品賣難問題。政府應積極為農民搭建平臺,讓深山裡的寶貝走出大山。』全國政協委員霍衛平說。

  一些基層代表已開始謀劃未來之路。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鄉長張慧說,近年來當地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帶動貧困戶開家庭旅館、參與民俗表演來增加收入。接下來,我們准備在一些村子開辦旅游公司經營景區,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其中。(采寫記者:陳晨、吳光於、吳剛、李平、王君寶、梁建強)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9代表(委員)之聲

【專題】2019全國兩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