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上海頻道3月4日電(記者賈遠琨有之炘) 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擴大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溢出效應、垃圾分類推進落實……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帶領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圍繞『創造上海發展新傳奇』主題,與網友展開在線交流。
一年以來,代表是如何履職的,帶來哪些議案、建議?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陳靖介紹,上海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積極履職,經初步統計,代表們參加集中履職學習、市場調研、各類聯系活動430多次,履職方式有所創新,『目前為止,已經有20多項議案、近百件建議。相信上海團的代表們將在本次會議上有更加精彩的表現。』
從代表的履職經歷和調研情況中不難看出,代表提交的關乎國家戰略和上海發展的『大文章』都來自於老百姓的『小故事』。
匯聚百姓智慧:制定一部管當下更能管長遠的法
『市民提出61處對法規條文的修改意見,表決稿中修改了33處,采納了半數以上的修改意見。』殷一璀在回應網友關於垃圾分類立法的問題時說。
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這是我國第四部規范生活垃圾的省一級地方性法規,也是我國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規范地方生活垃圾管理的法規,對於推進全國垃圾分類工作具有引領和示范意義。
制定法規,必須廣泛聽取百姓意見,讓規范能落實、有實效。
這部垃圾分類法規立法歷時兩年。各級人大代表、廣大市民都積極參與到立法過程中。為收集來自百姓的真實意見,人大代表進社區,聽取市民意見近兩萬人次,發放三萬餘份調查問卷。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從你我做起。代表在走訪中發現,百姓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已經有極為明顯的變化。不再討論垃圾要不要分類,而是討論怎麼分,不分怎麼罰。在立法過程中,垃圾分類深入人心,為法規實施奠定了極高的民意基礎。
『有了百姓的熱情、代表的參與和智慧,這一部法纔能成為一部既能管當下,也能管長遠的法。』殷一璀說。
2019年的2月20日,上海市舉行了萬人電視電話會議,對這一項工作進行了進一步部署。要強化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行動自覺,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打贏打好生活垃圾分類的攻堅戰、持久戰。
垃圾分類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些國家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秩序經歷了約20年,有的甚至是經過一兩代人的努力,纔把一個城市的生活垃圾管理好。
『垃圾分類工作既是緊迫的,又是長遠的,既要積極作為,也要有定力,有耐心,持之以恆抓這項工作。』殷一璀說。
今年是這一法規實施的第一年,人大將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包括監督宣傳教育和社會動員是否到位;聚焦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全過程的設施設備、標記標識等硬件配置建設情況;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帶頭開展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監督等。
聚焦百姓需求:一個個問題解決了一體化就實現了
『去年兩會上,我關於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建議被采納了,我非常興奮。今年針對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建設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又提出了進一步的建議。』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兆安說。
作為一名學者,張兆安履職盡責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從相對宏觀層面,提出體制機制改革、城市布局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建議;另一方面是從小切入點著手,了解普通乾部群眾反應了哪些問題,他們的需求是什麼。
一條道路一頭通一頭堵、異地醫療報銷難、跨省公交車『難產』……每一個都是老百姓生活中面對的實實在在的難題,也是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需要解決的問題。
『比如跨省公交車問題。兩個鄉鎮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江蘇,但實際上就「門挨門」,物理形態上是連在一起的。』張兆安說,『現在,打破了行政區劃的限制,跨省的公交車開起來,老百姓開心,對兩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有好處。』
『一個個問題解決了,一體化就實現了。』張兆安說,『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遇到了歷史發展機遇期,長三角一體化做得越好,老百姓的獲得感肯定會越高。老百姓之所以對長三角一體化這麼關注,與我們紮紮實實推進是密切相關的。』
2018年,長三角協同發展已經積極行動起來。比如,成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江蘇、浙江、安徽、上海的乾部聯合辦公。從政府到社會,到企業,甚至到個人,都非常清晰地了解到長三角一體化未來的發展方向。
『長三角一體化上昇為國家戰略,大家都覺得很振奮。』張兆安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更是意義非凡。從全國來看,跨省一級的聯合示范區過去從沒做過,這個示范區假如做得好,對全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樣板作用。』
代表認為,示范區要在踐行新發展理念等方面有所示范。當前,區域經濟,乃至中國經濟,都處於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轉型期,示范區需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方面多做探索。
做『風向標』和『試驗田』:第二屆進博會將更出彩
『第二屆進博會的企業商業展總展覽面積較第一屆的27萬平方米更大,將達到30萬平方米。在面積擴大的同時,參展的品類也做了調整,如科技生活展區增加AR/VR產品,品質生活展區增加高端消費品等。』全國人大代表、東浩蘭生集團上海外經貿商務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章偉民說,『這些調整都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的,高大上的進博會和老百姓的需求息息相關。』
章偉民全面參與了進博會的籌備工作中。他先盤點了首屆進博會的豐碩成果:首屆進博會共有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吸引了全球3617家境外企業、40多萬專業采購商參與,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
第二屆進博會將於2019年11月5至10日在上海舉辦。進博會如何越辦越好、辦出水平、辦出成效?代表們就此暢談。
全國人大代表、東方國際集團旗下的上海紡織裝飾(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也深度參與了進博會的工作。她此前告訴記者,進博會為更多境外企業提供了展示舞臺,首屆進博會圓滿落幕後,很多展商都願意把自己的商品繼續留在中國。
首屆進口博覽會取得圓滿成功,其吸附效應強,溢出效應逐步凸顯,為辦好第二屆進博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章偉民介紹,把進博會作為市場需求的『風向標』,給消費昇級之路添磚加瓦的同時,還要打造成制度創新的『試驗田』。首屆進博會期間,國家部委出臺了多項便利化措施。章偉民期待,海關、檢驗檢疫等方面今年能有進一步優化措施,從而放大進博會的溢出和帶動效應。此外,在寶玉石等個別品類的消費關稅、增值稅等方面希望有所突破和創新。
王偉認為,保持便利政策的延續,是讓進博會永不落幕的關鍵所在。建議讓誠信度比較高、質量把控機制比較健全的外貿集團,以及後續進口同類參展商品的展商,能夠繼續沿用展會期間的通關便利政策。
科創板加強風險防范:為中小投資者橕好『保護傘』
科創板來了!
『科創板創新關鍵是制度設計,既要推動高新技術引領發展,讓科技工作人員安心生活,又要加強風險防范,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評估諮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樊芸亮出了她的觀點。
科創板規則征求意見稿的系列文件快速出臺,今年科創板正式開板交易已經是鐵板釘釘般的確定了。在樊芸代表看來,在上海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是中央向上海釋放的改革紅利,要將科創板打造成上海、中國,乃至全球重要的資本載體,同時這也將推動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科創板如何創新?樊芸認為,關鍵是制度設計,要更多地考慮技術的原創性,真正推動高新技術引領發展。『金融是血脈,科技是核心,高技術有了金融支橕纔會做大做強,科創板引領全社會樹立對科技創新投資的理念,優化投資的社會氛圍,為「科技+金融」插上騰飛的翅膀。』
對企業家來說,科創板的設立以及注冊制改革是重大利好消息,有助於激發科技創新和投資的活力;對投資者而言,進一步拓寬了投資渠道。
她也提醒,科創板要加強風險防范,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比如,科創板制度要及時更新完善,未來隨著運作趨於成熟,可以嘗試『T+0』的交易機制。加大對信息披露以及重大資產重組的第三方信用評價和監督體系的建設。另外,建立嚴格的交易、集體訴訟、賠償、懲戒、保險,以及退市機制,並加強對參與交易的公募基金公司的監管。
代表們認為,科創板的開設,不僅僅是開闢一塊新的資本市場,它還承擔起股票發行注冊制試點的重任,是證券市場增量改革的排頭兵。對於科創板,市場拭目以待,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