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題:通民意·聚共識·展信心——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掃描
新華社記者姜琳、胡浩、董瑞豐
掌聲、笑聲、快門?嚓聲……3日下午,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引發中外媒體高度關注。
從探月工程『新進展』到5G時代『新場景』,從長江生態『新變化』到文物保護『新成果』,從鄉村振興『新難題』到近視眼防治『新問題』……九名委員直面社會關切、表達群眾期盼、提出意見建議,在從容流暢的講述中、在開誠布公的交流中通民意、聚共識、展信心。
開放自信展風采
『委員通道』於下午兩點開始。
『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前幾天已自動喚醒,正在獲取新的探測數據,著陸區地形地貌的探測已經完成。』作為首名回答問題的委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委員一亮相,就吸引了媒體的『長槍短炮』。
今年1月,嫦娥四號實現了有史以來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中國的太空探索獲得世界矚目。
創新,不僅支橕起中國人探索宇宙的『大夢想』,也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小幸福』。
『中國即將進入5G新時代。下半年5G手機會零星上市,大規模的要等到明年上半年,屆時大家可以享受到高帶寬、高質量、高體驗、高智能的5G業務。』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委員說。
人纔是創新的基石。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委員感慨地說:『尖端、核心的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也只能靠我們自己去獲得,因此需要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富有社會責任感的科技人纔。』
短短50分鍾,來自科技、農業、醫藥衛生、新聞出版等不同行業和界別的九名委員分三批亮相。
通道活動結束後,施一公委員被意猶未盡的記者團團圍住。『很高興能在「委員通道」回答提問,這種開放的形式為委員直面公眾關切、直接對話媒體提供了機會,有助於拉近兩會與百姓的距離。』他說。
情真意切為民生
『近視眼防控主戰場是幼兒園,重點人群是學齡前兒童。近視表現可能在小學,但根子其實在幼兒園,這需要全社會動員起來綜合防控。』當記者問起近視高發問題,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委員語氣急切。
『大城市都快進入5G時代了,我們村還只有酒廠覆蓋4G信號,其他地方都是2G信號。年輕人為了蹭網,很冷的天氣裡都拿著手機蹲在酒廠牆邊,想開網店也無法實現。我們也想像城裡人一樣享受網絡便利。』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岩博聯村黨委書記餘留芬委員帶來了身邊的期盼。
『洞庭湖的江豚前些年最少的時候只有72頭,現在已經恢復到110頭左右,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長江流域的水質得到了很好改善。但去年環保督察「回頭看」,發現還有一些問題,需要繼續推進長江保護。』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委員態度堅定。
委員們情真意切的講述,不僅讓記者們聽得入神,也吸引了不少委員『旁聽』。一些委員放慢了走向會場的步伐,還有的委員乾脆停下來駐足觀看。
凝心聚力向未來
用雙手觸摸民情,以雙腳丈量責任。從五湖四海走進人民大會堂『委員通道』,委員們帶來了自己的履職『作業』,分享了自己的奮斗故事,更匯聚起走向美好未來的智慧和力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主播海霞委員在多年基層調研中發現,一些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率較低,而青壯年農牧民『只要會講點普通話,就能走出山村、學到技術、找到工作』。
為此,海霞多次提出『推普脫貧』提案,並走進山區帶領孩子們一起誦讀,邀請他們到北京學語言……
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紫禁城裡過大年』讓故宮一票難求。
『正是借助科技手段,文物得以「延年益壽」,更多地展示在公眾面前。』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宋紀蓉委員透露,未來故宮博物院將與高校合作,建立中國第一所文物醫學院,培養更多『文物醫生』,讓中國的文化遺產得到更好保護。
就像一扇窗,『委員通道』中幾分鍾的簡單勾勒,就能讓人感知前行的速度。
博鰲亞洲論壇諮委與全球健康大會主席陳馮富珍委員感嘆,中國在全球衛生安全方面展現了大國擔當。她舉例說,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簽署了『一帶一路』衛生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推動沿線國家國際衛生合作。
責任詮釋初心,使命匯聚力量。
交織著新時代夢想和希望的盛會啟幕,肩負責任和使命的全國政協委員與這個春天一同意氣風發,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