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會當水擊三千裡——全國兩會前夕看中國信心
2019-03-02 10:30: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題:會當水擊三千裡——全國兩會前夕看中國信心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王希、有之炘

  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

  新起點,新使命。這場春天的盛會將匯聚億萬人民的智慧與共識,傳遞更加強大的信心與力量。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X8044次中歐班列(漢堡—武漢)到達武漢吳家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2018年8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彰顯信心,發展中行穩致遠

  新年伊始,黃浦江畔。美國陶氏化學公司首席執行官吉姆·菲特林與新華社記者面對面。

  『我們看到,有的外媒炒作外資撤離中國,陶氏有這種想法嗎?』

  『沒有!從來沒有!也不會有!』菲特林答得乾脆。

  『為什麼?』

  『我們1979年進入中國,現在已經40年了。』這位世界500強企業掌門人說,『陶氏看好中國的長期發展潛力,看好中國的巨大國內市場,看好中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這決定了陶氏不僅從沒想過退出中國,而是堅定加大對華投資;不僅擴大在中國沿海地區的產能,還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投資。』

  看好中國,陶氏只是一個縮影。中國美國商會2月26日發布的《2019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62%的會員企業視中國為其近期全球投資計劃的『重中之重』。

  工人在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石橋工業園一民營新材料企業車間工作(2018年11月3日攝)。新華社發(趙東山攝)

  焊接機器人在浙江臨海的吉利汽車生產車間工作(2018年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這是大型農機在黑龍江省三江平原一處稻田收割水稻(2017年9月28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王建威攝

  全球經濟動能不足背景下,中國2018年外貿進出口和實際利用外資雙雙創歷史新高。在此基礎上,今年1月,中國外貿實現開門紅,高技術服務業吸收外資同比增長翻番。沈甸甸的數據背後,世界對中國的信心在持續增強。

  放眼國內,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加快,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繼續鞏固。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2月份制造業PMI項下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較上月大幅提昇3.7個百分點,達到4個月以來的高點。中國自身對發展的信心不斷迸發。

  在吉林省舒蘭市平安鎮,農民在稻田間觀察稻穗灌漿情況(2018年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信心,源於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當前,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90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中國糧食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2萬億斤以上,國人飯碗端穩在國人手中;城鎮新增就業連續6年超過1300萬人,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穩定紮實。

  信心,源於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潛能不斷釋放——

  中國人口接近14億,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龐大,消費需求不斷昇級且多元。今年春節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1萬億元,銀聯網絡交易總額達1.16萬億元,『兩個萬億』折射強大內需潛力。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齊頭並進,區域協調發展正加速挖掘動力源、拓展新空間。

  信心,源於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力度空前——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已然按下『快進鍵』: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制定涉企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必須聽取相關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去年底,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正式發布,各類市場主體『非禁即入』;更早前,中國超額下調『入世』承諾的關稅總水平至7.5%……

  這是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生產車間(2017年6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工人在河北唐山市一家停產的鋼廠拆除煉鋼設備(2018年7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從飛機上俯矙重慶主城區(2018年8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關注中國的時間越長久、審視中國的角度越寬廣,對中國的信心就越堅定。』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說。

   堅定信心,挑戰中緊抓機遇

  春節假期一過,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紡織裝飾(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便『忙到飛起』。

  在紡織業摸爬滾打近30年的她,邊調研邊琢磨,怎樣更好運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個開放大平臺,讓企業更上一層樓。

  18年前,中國『入世』,在紡織家電等行業,『狼來了』的擔懮一度彌漫。王偉說,開放條件下,中國紡織業直面挑戰,在不懈奮斗中建立起完善的制造體系,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制造能力和水平逐步進入世界前列,有更大底氣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發展面臨的內外部形勢更加錯綜復雜。

  洞察大變局,方成大格局。形勢愈復雜,信心越珍貴。

  拼版照片:上圖為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建設初期的資料照片;下圖為2018年8月17日無人機拍攝的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新華社記者王鵬攝)。受益於福建、寧夏多層次、多形式、寬領域、全方位的扶貧協作,閩寧鎮這片曾經的戈壁荒灘,被建設成現代化的生態移民示范鎮。新華社發

  『我們既要看到矛盾、困難、問題、挑戰和危機的一面,更要看到希望、機遇、光明和前景的一面。』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說,2019年,中國經濟危中有機、穩中趨進,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迎難而上,攻堅克難,信心為要,奮斗為先。

  中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這樣的判斷來自加快經濟結構優化昇級、提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也來自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

  『把握重大戰略機遇的新內涵,不是天上掉餡餅、順水推舟的機遇,而是逆水行舟、滾石上山的機遇。』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說。

  這是雄安市民服務中心(2018年3月29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2018年12月16日無人機拍攝的京秦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河北玉田西進出口處的立交橋。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如火如荼;以『鞏固、增強、提昇、暢通』為著力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推進;國資國企改革、金融和財稅體制改革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正走深走實……

  『當今背景下的世界,中國改革舉措成效令人注目,開放姿態行動令人欽佩。』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郝福滿不吝溢美之詞:世行對中國一如既往有信心。

   共築信心,奮進中譜寫華章

  年初,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召開年度工作會議,相較往年提前了1個多月。敏銳的市場人士捕捉到了這一變化。

  『會期為什麼要大幅提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五礦董事長唐復平說,『就是要在復雜嚴峻的經營環境下,系統及時地總結發展成就,集中准確研判內外部環境和自身發展的優劣勢,增強信心、凝聚共識、明確方向。』

  作為我國最大的金屬礦產企業,中國五礦2018年表現可圈可點:營業收入5032億元,利潤同比增長16.5%,取得歷史最佳經營業績。

  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懮患。

  前進中的問題、發展中的挑戰,必須堅持依靠改革來破解。『新時代,不是緩改革,必須加快推進;不是小改革,必須全面深化;不是虛改革,必須啃硬骨頭;不是假改革,必須落地有聲。』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說。

  從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無人碼頭控制塔上俯矙碼頭集裝箱堆場(2018年5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方?攝

  書寫新時代光輝篇章,呼喚開放不止步。

  經濟全球化時代,哪裡有市場、哪裡開放的胸懷更廣闊,企業就到哪裡去。首家外資獨資新能源汽車公司落地上海,首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接連誕生……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見證,中國經濟這片遼闊大海,不僅有能力應對驚濤駭浪,更有足夠寬廣的胸襟讓各國分享機遇。

  在沈陽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大東工廠涂裝車間,涂裝機器人為車身進行噴涂(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在位於廣西柳州市柳東新區的一商用車生產基地,工人在總裝車間裡忙碌(2018年12月4日攝)。新華社發(黎寒池攝)

  越是環境復雜,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把得住大局,看得清方向,站得穩腳跟,擔得起風險。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必將以堅強的信心匯聚磅礡力量,以堅定的信念引領百年夢想的征程,寫就奮進復興的時代華章。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2019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