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新聞
新華全媒+|展『芯』示『技』 中國科技企業借力中阿博覽會  模式新、規格高、亮點多…… 第五屆中阿博覽會成果豐碩  這裡是新疆 | 阿依奴爾汗:走出家門天地寬  這裡是新疆 | 新家新生活  初心印記 | 探尋『兩彈一星』精神的密碼   聽總書記講黨史故事?『長征第一渡』  【地評線】讓美麗家園、美好生活、美麗經濟相得益彰  金羊網評:『五把金鑰匙』打開『共同富裕』大門  荔枝網評:立志紮根基層,書寫有為人生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 唱響新時代幸福之歌】系列網評之一:牢記囑托,唱響阿佤振興幸福歌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許亨植:白山黑水間的百戰英雄

//internal.dbw.cn/ | 2019-01-29 10:09:10
 作者:黃璐、於也童    來源:新華網    頻道主編:楊金光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新華社沈陽1月28日電(記者黃璐、於也童)在黑龍江省綏化市慶安縣大羅鎮東山村,一塊『許亨植犧牲地』的紀念碑肅然挺立。70多年前,就在離此處不遠的青峰嶺,抗日英雄許亨植在戰斗中壯烈犧牲。青峰嶺上,從此佇立著一座不毀不滅的『青峰』。

  許亨植像新華社發

  許亨植,又名李熙山,朝鮮族,東北抗日聯軍高級指揮員。1909年出生於朝鮮慶尚北道善山郡。因其父親參加的朝鮮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義兵運動』失敗,1913年舉家被迫流亡中國東北,後遷居遼寧開原。1929年許亨植來到哈爾濱附近的賓縣從事革命活動,他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忠實可靠,多次出色完成任務。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後在哈爾濱參加反日大游行,被捕入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許亨植經組織營救出獄,到賓縣、湯原、珠河(今尚志)等地發動群眾,組織反日游擊隊。1933年,許亨植到湯原發動群眾,組織反日游擊隊。他善於做群眾工作,經常以普通農民身份和群眾一起參加水、旱田生產勞動,還幫忙做幫工、乾零活。許亨植和群眾建立了密切聯系,在群眾中紮下了根。

  1934年6月,他由地方來到游擊隊,開始擔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政治指導員、第1大隊大隊長,率部參與創建珠河抗日游擊區。自1935年1月起,他先後在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任團長、團政治部主任、師政治部主任。他還曾在哈爾濱東部地區指揮高力營子、拉拉屯、五道崗、十八層甸子等戰斗,率部參加了1936年冬季反『討伐』作戰。1937年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9軍政治部主任,在勃利、方正、依蘭一帶開展抗日游擊戰。為提高指戰員的思想覺悟,增強部隊戰斗力,他主持開辦了3期短期訓練班,培訓了100多名骨乾,對提高部隊軍政素質起了重要作用。

  1938年秋,許亨植調任第3軍新編3師師長,對原3師和5師進行整頓。1939年任東北抗聯第3路軍總參謀長、第3軍軍長兼第12支隊政治委員,指揮所部在松嫩平原開展抗日游擊戰,取得了蘭西豐樂鎮等戰斗的勝利。

  1940年部隊遭受嚴重挫折,但許亨植仍克服重重困難,率小分隊堅持戰斗。他大力發動群眾,建立了許多抗日救國會組織,積蓄了新的抗日力量。1942年8月,許亨植和警衛員到巴(彥)、木(蘭)、東(興)地區一個小分隊檢查工作後,途遇敵人,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終因敵眾我寡,許亨植未能成功突圍,壯烈犧牲,時年33歲。

  英烈雖逝,浩氣長存。1998年10月,許亨植烈士犧牲地被黑龍江省慶安縣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今每年節假日,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紀念碑前瞻仰、祭奠英雄。『烈士們用犧牲換來我們今天生活的幸福,這種不屈、堅韌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傳承。』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說,『我們紀念和緬懷烈士,同時也要重新回顧歷史,為烈士精神植入現代符號,以鼓舞我們不斷奮斗。』

  《光明日報》( 2019年01月29日04版)

【聯系我們】國內頻道主編 手機號:15504500591

  視覺焦點

圖片新聞

 

今日推薦

 

龍江萬象

 

國內·國際推薦

 

影視圖片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熱點圖片

 
如果您在本頁面發現錯誤,請先用鼠標選擇出錯的內容片斷,然後同時按下"CTRL"與"ENTER"鍵,以便將錯誤及時通知我們,謝謝您對我們網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