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基礎設施建設和經貿往來讓『一帶一路』成為經濟繁榮之路,低碳、環保理念讓『一帶一路』成為綠色發展之路。在日前由歐美同學會和中國留學生人纔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方面的國際合作,推動低碳、環保和綠色發展理念,順應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趨勢,綠色發展將為『一帶一路』參與國創造更多合作機會。
目前,中國已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推動綠色發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也是『一帶一路』參與國面臨的共同課題。『綠色「一帶一路」就是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伙伴關系,將「一帶一路」建設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促進各國和地區生態環保政策、法規與標准之間的對接,加強人員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將綠色、環保理念融入「一帶一路」項目中去。』生態環境部中國—東盟環保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國梅說。
事實上,在推動『一帶一路』成為綠色、低碳之路方面,中國有著天然的優勢。國際能源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風力發電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全球生產的太陽能板有60%來自中國。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研究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將通過清潔能源投資,改變全球清潔能源產業格局,為氣候變化作出貢獻。對此,中美清潔能源論壇首席執行官薄銳思表示,中國已經成為清潔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全球領軍者。在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方面,中國在國內作出了很好的嘗試,相關經驗、技術和理念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得到推廣。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濟師劉波表示,綠色『一帶一路』鼓勵相關國家加強生態環保標准和技術創新合作,通過推行低碳環保技術和促進綠色基礎設施建設來促進環境產品和服務貿易的便利化,打造綠色供應鏈和價值鏈,從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推動全產業鏈綠色發展,並以貿易的手段提高參與國可持續生產和消費水平。
『在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過程中,企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例如缺乏統一標准、前期投資較大、項目綠色認證難等。』據生態環境部中國—東盟環保合作中心政策研究部副研究員周軍介紹,中國正在推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和『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從政府層面給予企業更多支持。此外,在資金方面,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等機構都明確表示,優先對綠色環保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周軍認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應研究制定綠色金融原則和指南,推動建立綠色投融資擔保機構,幫助更多低碳、環保項目立項。(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禹洋)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