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深化改革開放 推動高質量發展
2018-12-23 16:11:06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劉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來自2018-2019中國經濟年會的聲音

  12月22日,在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聯合主辦的『2018-2019中國經濟年會』上,與會嘉賓圍繞『深化新時代改革開放,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主題暢所欲言,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全年6.5%左右增長目標能較好實現

  今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從經濟增長來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預計,今年我國能夠較好實現全年6.5%左右的GDP預期增長目標,實現年初提出的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下的就業預期目標沒有懸念。另外,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透露,預計2018年我國經濟總量將達到約90萬億元。

  韓文秀說,主要成績包括六個方面:一是較好完成宏觀調控目標;二是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三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四是改革開放力度加大;五是妥善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六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

  此外,與會專家認為,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懮,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對此,韓文秀表示,這些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既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要從長期大勢認識當前的經濟形勢,要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

  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和機同生並存,這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重大機遇。

  對此,韓文秀認為,和平發展仍是當今時代主題,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解決各種世界性的難題,需要加強國際合作,比如減貧、氣候變化、重大傳染性疾病等,在這些領域,中國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雖然經濟全球化會遇到逆流,但是不會逆轉,全球化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全球經濟仍需相互依存。』韓文秀說,如今,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發生,創新成果層出不窮,隨著我國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世界各國也希望能夠在我國尋找更多的發展機遇。

  在新華通訊社副社長劉正榮看來,改革開放40年,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取得了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奇跡。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經濟發展基礎前所未有的厚實,有實力應對任何風險挑戰。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

  『這個八字方針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要求。』韓文秀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出發點是改革,落腳點也是改革,根本出路是深度推進市場化,讓市場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發揮作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也表示,要堅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增強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增強經濟發展韌性,保持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戰場。』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指出,要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支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大飛機、航空商務機等領域大力攻關。同時,加快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以市場化模式聚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梁濤說,要推動企業債務處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建立防范企業產能和負債過度擴張的長效機制。

  韓文秀認為,總的來看,明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不確定性更大,風險挑戰也更多。同時,我國經濟發展的潛力、韌勁和回旋餘地也更大。我們要堅持辯證思維,保持戰略定力,要堅持必勝的信心,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的准備,不畏浮雲遮望眼,練好內功,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責任編輯:遲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