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是黨和國家的一次偉大覺醒』,『改革開放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更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裡程碑』之一——習近平總書記今天對改革開放給出的深刻總結和高度評價,耳目一新,聽之神往。
40年前的今天,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中國打開了一扇天窗,改變了中國,改變了你我,改變了中國幾代人的命運。無數國人每念及此,都忘不了這個重要的日子,慶幸生在了中國發展最快的這40年,慶幸參與創造了這個覺醒的時代。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當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將中國經濟拖向崩潰的邊緣,當以階級斗爭為綱以及『兩個凡是』束縳了人們的思想,中國共產黨人想民所想,急民所急,鄧小平同志一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讓改革開放這條『偉大覺醒』的道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黨心和民意、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全面推進與局部突破的水乳交融、同頻共振,合力成就了這次黨和國家的偉大覺醒,讓人民共享幸福,讓世界刮目相看。
引人注目的是,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大會上,在習近平講話之前,先宣布了一個長長的名單,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一張張有滄桑更有自信的笑臉,從鏡頭前一一晃過——小崗村『大包乾』帶頭人、以壽光蔬菜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帶頭人、改革開放中湧現的農民工代表,以及那些陪伴我們走過艱難坎坷40年的熟悉的名字:王選、馬雲、步鑫生、魯冠球、杜潤生、南仁東、鍾南山、柳傳志、袁隆平、鄒碧華……每一個名字,都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改革史詩,正是他們,從各個領域,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以捏指成拳的智慧,掀起了令世界矚目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大潮。
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證明,社會主義中國完全擁有充分的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能力。
只要有這樣一以貫之的偉大首創精神,有黨心民意持續的同頻共振,中國新一輪的全面深化改革,依然可以從局部突破,可以一部分地方領跑;改革與開放、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依然可以良性互動。當一塊一塊改革試驗田的良種在更大面積播種,中國的發展因此獲得的新動能,將噴薄而出。
新的改革活力,就蘊藏在大眾之中,他們會最敏感地汲取市場活力,用無數的魚躍龍騰實現萬眾創新,從容支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改革開放進入一個全新的天地。
40年經驗告訴我們,解放思想的程度和力度,決定我們發展的質量和速度。從這個大會上傳來的堅定聲音,再一次告訴人們,在改革開放的問題上取得突破性新進展,纔是對改革開放最好的紀念。
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有這樣的『偉大覺醒』引領,我們這一代人能夠『繼續跑出好成績』,再創更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