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改革開放40年·共話三農】壟上40年 生態又宜居 鄉村美如畫
2018-12-11 15:22:11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農村改革40年,改變的不僅是農業生產,農村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說到農村,有些人會覺得環境差,生活條件差。但是現在,很多美麗鄉村比城市建設的還要好。

  浙江省義烏市的何斯路村是個『網紅村』,被網友稱作中國的『普羅旺斯』,可以想像到這個村子的美麗。但是,這裡偶爾可見雜亂無章的各種線纜,跟美麗的村子不太協調。不過,何斯路村的這種狀況很快就會得到改變!

  浙江省義烏市何斯路村黨支部書記何允輝表示,何斯路村是個旅游村,這些年來游客非常多,布滿的各種管線讓村莊顯得很凌亂,『五線入地』之後將使得整個村莊看上去顯得非常整潔、乾淨。

  『五線入地』是浙江省正在實施的村容村貌整治項目之一,將電力、通訊、網絡等五個部門的電線、電纜統一納入地下。沒有交織如梭的線纜,抬頭便是青瓦白牆,村莊的美麗盡收眼底,宛如畫家筆下一幅幅中國鄉村畫。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張紅宇表示,40年來,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像水、電、路、氣、房、網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網絡在農村不可想象,現在無處不在!

  美化的是鄉村環境,得到實惠的是生活在鄉村裡的農民。通過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利用農業的多種功能和鄉村的多元價值,實現產業興旺,百姓富裕。

  浙江省長興縣顧渚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查歡華表示,現在環境好了,杭州、嘉興、湖州、上海等周邊的游客來得越來越多。顧渚村村民的收入也在逐年提高,2017年顧渚村人均收入達到三萬多元,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浙江省義烏市青岩劉村黨支部書記毛勝平表示,改造以前村民以務農為主,每戶年收入不到8000元。通過發展電商產業,現在青岩劉村的村民光房屋租金一項,人均年收入就已經達到了六萬元。

  1978年,中國農村公路裡程只有58.6萬公裡。到2018年,全國農村公路總裡程已經達到396萬公裡。

  1978年,農村用電量為275.4億千瓦時,其中照明等生活用電量僅為48.3億千瓦時。現在,鄉村居民生活一年用電量為3501億千瓦時。

  1978年,農村幾乎沒有人使用互聯網。而現在,農村地區寬帶覆蓋率已經達到90%。

  農業農村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表示,40年來,我國農村發展實際上由主要是經濟建設到社會、文化、生態全面建設的一個轉型。過去,在農村主要是發展農村經濟,多業並舉,通過產業的發展來改善農村的經濟、生活水平和面貌。如今,我國又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際上是對農村的社會、經濟、文化、生態、政治,來一個全面性的變化和變革,這又是一個大的變化。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改革開放40年·40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