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改革開放40年,我國交通運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幅提昇,成為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強有力支橕,並且開啟向交通強國邁進的新征程。今天的《數說改革開放40年》,來看交通運輸網跨越式發展。

您知道中國人平均一秒鍾寄出多少快遞嗎?
在2017年,答案是1270件。我國的快遞業務在改革開放初期纔從零起步,不到40年時間,就發展到了一年400多億件,快遞量從2014年開始,持續保持全球第一。
快遞市場崛起的重要基礎,得益於水、陸、空立體綜合交通體系的快速發展。12.7萬公裡,這個長度可以繞地球3圈多,它不僅是我國到2017年末,內河航道的通航裡程,也正好是全部鐵路的營業裡程。尤其是,我國用40年時間,從時速還不到40公裡的綠皮車,邁入時速350公裡的高鐵時代,目前我國高鐵已經佔到了世界高鐵總裡程的三分之二。高速公路也在40年裡,實現了從無到有,13.64萬公裡總裡程,排名世界第一,如果要跑完它,一輛時速120公裡的車,需要晝夜不停用47天。民航也有了大發展,1978年,我國民航只有70個機場,而且平均每個機場只有2.3條航線,現在,不光機場數增加了兩倍多,平均每個機場也有了近20條航線。

如果說前些年,更注重的是交通設施的建設規模和速度,那麼十八大以來,則是質量和效率並重。您知道嗎?我國現有的近三分之二的高鐵線路、一半以上的定期航班的航線裡程,以及近三成的高速公路,都是集中在近五年建起來的。這五年,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效率也顯著提昇,在2017年,全社會旅客的周轉量比2012年增長了26%;而貨物運輸周轉量也提昇了25%。

中國能力強了,也在為世界提供『中國創造』和『中國智慧』。目前由中國參與建設的蒙內鐵路、亞吉鐵路等境外鐵路建成通車,匈塞鐵路、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等項目正在實施當中,中國路、中國橋、中國車日益成為改善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中國交通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昇,我國連續14年當選國際海事組織A類理事國,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也首次由中國人出任。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