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劉莊村裡說變化(慶祝改革開放40年基層行·村莊篇)
2018-12-07 09:54:5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任勝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院裡虯梅,臨初雪而綻。推門而入,霎時溫暖如春。

  循著村裡寬闊的馬路,記者來到河南新鄉市七裡營鎮劉莊村村民張秀貞家。

  『俺這是村裡建的福利房。中央空調、集中供暖、供氣、車庫,這些全都是免費的。』78歲的張秀貞老人告訴記者,村裡平時每5天分一次肉、每人每天發半斤牛奶,各種各樣的福利有50多項。

  張秀貞老人的話語裡,滿溢著劉莊人『既富裕,又幸福』的生活畫面。

  時光倒回到50年前,『方圓十裡鄉,最窮數劉莊;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糧』,張秀貞回憶說,『我1960年嫁到劉莊,一大家子住著幾間茅草房。陰雨季節常常漏水,晚上只好把孩子從床的這一頭挪到那一頭……』

  在老支書史來賀帶領下,村裡辦起了機械廠,村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產業。1976年劉莊村集體先後為群眾建起了兩層和5層住宅樓,人均住房面積35平方米,日子漸漸紅火起來。

  上世紀80年代初,劉莊村的發展躍上臺階;進入21世紀,以生物藥業為龍頭,村集體經濟穩居全國農村前列。2000年,村集體規劃建設了400套現代化、智能化、花園式農民別墅。

  『我現在住的是第三代房。』張秀貞說,『每套472平方米,地上三層,地下一層,能抗8級地震。老書記說得好,集體空,沒人聽;集體有,跟黨走;共同富,走的纔是社會主義路。』

  張秀貞家三代房子的變化,是劉莊村致富道路的生動縮影。

  2003年,史來賀老書記去世後,經劉莊177名黨員無記名投票,史世領全票當選村支書。上任伊始,他就制定了一個清晰的發展方向,『把劉莊打造成為一個「孵化園」,發展生物工程的核心技術,走高端路線,不在低端競爭。』

  過去的15年,是劉莊集體經濟進一步發展的15年:2003年,劉莊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國內10多家知名科研單位、高校『聯姻』,組建劉莊生物醫藥技術研究中心,自主研發幾十項高科技產品,產品出口日、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劉莊組建河南綠園藥業有限公司,投資10.8億元,建設國內最大的抗生素藥品生產企業;2018年,華星藥廠研發的重組人血白蛋白進入安全性評價階段,這將成為劉莊新的經濟增長點……

  現在,除了住房,劉莊還有更讓人羡慕的——免費教育,村裡投資2600萬元建起了從幼兒園到高中設施齊全的教育園區;此外還有免費醫療,免費旅游,免費分發肉、蛋、奶、菜、水果、米、面等50多項福利。『幾十年來,劉莊一直在變,但劉莊人的那股精氣神始終沒變: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苦乾實乾。』今年4月當選劉莊村黨委書記的劉名宣說。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