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袁於飛 整理
1978年,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全國科學大會召開,拉開了科技體制改革的序幕。那一年,徐遲發表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在全民范圍內掀起一股熱愛科學、投身科學的熱潮,屠呦呦和青蒿素也第一次走進公眾視野……全國科技工作者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准的乾線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成功。新華社記者方?攝
40年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科技創新作為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橕,黨中央、國務院對科技體制改革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乾意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落地,中國科技工作者創新的激情被點燃和釋放:『慧眼』衛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量子計算機研制成功,海水稻進行測產,首艘國產航母下水,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在5G、量子通信等領域,我們由『跟跑者』變為『並跑者』,甚至是『領跑者』。
今天,我國科技工作者站在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新起點,迎來又一個春天。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