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之八】新時代清明上河圖式的史詩般壯美畫卷——勇攀技術高峰
2018-11-22 18:41:54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記者劉春妍)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第二展區『壯美篇章』第七單元『勇攀科技高峰』,重點展示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接續攻關,勇攀科技高峰,科技創新格局發生歷史性變革,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在這裡,觀眾能近距離接觸長征系列火箭、『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等高科技產品模型。

  這是『天河三號』E級原型機機櫃,『天河三號』的成功研制和技術突破,保持了我國超級計算機研制水平的國際領先地位,系統峰值性能達到3145萬億次,工作一小時相當於全國人民連續計算上萬年,將在國民經濟、科技創新、產業昇級、國家安全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計劃)是我國平等參與的規模最大的大科學工程國際合作項目,聚變能源燃料取自海水,不產生高放射性物質,被稱為人類最理想的未來能源。中國在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環境問題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充分體現了中國科技人的豪邁氣概。

  天宮二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2016年9月15日成功發射,入軌以來,先後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完成交會對接,突破航天員中期駐留及推進劑補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開展了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和重大應用效益的成果。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1:10模型。

  這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1:1透視模型。

  此次展覽中向觀眾展示了出艙國旗、艙外航天服、艙內航天服、航天員手套、航天員食品包。這裡陳列的是我們國家自主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和艙內航天服。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包括著陸器和巡視器,是我國研制的首次在外天體實施軟著陸的航天器。嫦娥三號成功落月並開展月面巡視勘察,標志著我國空間探測技術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這是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實物模型。

  天然氣水合物是資源最豐富的高效清潔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我們實現世界上泥質粉沙儲層類型首次成功試采,創造了持續時間最長、產氣總量最大的天然氣水合物試采世界紀錄。

  這是載人深潛支持母船以及蛟龍、海龍、潛龍『三龍兄弟』深海探測裝備模型。

  圖為AG-600(鯤龍)水陸兩棲飛機模型。

  AG-600(鯤龍)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行設計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可執行應急救援、森林滅火、海洋巡察等多項特種任務,填補了中國大型應急救援裝備的空白。

  高分三號衛星是我國高分專項中第一顆雷達遙感衛星,也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未來我國將建立起全天候、高精度、全波段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體系,為現代農業、資源環境、公共安全、海洋勘測等重大領域提供服務和決策支持。

責任編輯:孫嵐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