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把技術交給中國人』
德國電力能源企業Orcan的首席財政官沃爾夫岡·布蘭德(Wolfgang Brand)認為,德國企業之所以無須擔心技術流失,是因為中國科學家以及工程師本身就具備相當強的創新能力。即便是從德國這邊流入中國的技術,他們一旦吸收之後,很快就能在其基礎之上研發出更好的技術,整個公司受益匪淺。他強調,德國研發人員不僅僅應該向中國同行學習這些再開發技術, 『也應該學習他們勇於試錯的工作模式:當遇到一條小河時,德國工程師往往花費幾個月時間規劃、設計、建造一座小橋,而中國工程師早已卷起褲腿、摸著石頭過了河。』
科思創的韓思樂說,科思創非但不擔心德國企業的技術流失,相反還鼓勵在創新研發合作時,讓技術在德中之間互相流動,『這也是因為,今後會有很多重要的新技術由中國那邊的人纔首先研發出來。』
韓思樂表示,該公司在上海的研發部門,每年都有3%到5%的研發人員離職。不過,他並不擔心這會導致重要技術流入競爭對手之手,『一方面,我們擁有專利保護、競業限制等法律手段;另一方面,許多離職的員工其實去了我們的上游或者下游企業,他們了解我們的技術,反而更好地方便我們與產業鏈上下游銜接。』
保護創新
無論在德國還是中國取得突破,新技術都必須得到保護。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不僅激增,專利侵權訴訟也越來越多。據律師托馬斯·埃捨爾(Thomas Escher)說,99%的訴訟都涉及中國公司之間的糾紛,這表明中國公司對國內司法系統有信心。
中國政府今年2月首次明確提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國家戰略理念。意在通過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不斷增強中國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實現向高質量發展的跨越。
過去10年間,中國一直將創新視為重要的目標之一。這讓中國企業提交的中國專利申請數量不斷增長,成為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基礎。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