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滿洲裡:開放的道路越走越寬(慶祝改革開放40年·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
2018-11-20 10: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1月的內蒙古滿洲裡市,天寒地凍。可寒冷卻阻擋不住『背包客』的腳步,上午11時左右,提著大包小包的俄羅斯人來到指定銷售點,開始了交易。

  『這種交易模式已經30多年了,他們把自己帶來的東西賣完,然後再買些東西帶回去。但過去的交易零散分散、不成規模。』滿洲裡中俄互市貿易區管委會副主任程國斌,把記者帶到旁邊的中俄互貿免稅區,『如今我們進行了改革,這裡匯集了俄羅斯所有地區的商品,我們的觸角更遠更廣了。』

  近年來,以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為平臺,滿洲裡外貿總額持續增長,經營主體數量逐年增加,外貿產業整體發展水平明顯提昇。

  從以物易物到發展電商,經貿合作日益緊密

  今年72歲的於潤澤是第一批到俄羅斯做生意的滿洲裡人。『我們剛到俄羅斯時,僅僅做些邊境貿易。如今我們在莫斯科做生意,合作范圍越來越大。』

  1992年,國家將滿洲裡納入首批沿邊開放城市,並批准建設中俄互市貿易區。

  1996年,國務院出臺邊境貿易政策,極大地提高了企業擴大邊貿進口業務的積極性。滿洲裡海關進出口商品不斷增多,到2017年,滿洲裡海關進出口總值達376.1億元人民幣,口岸過貨量達3109萬噸,是改革開放初期的130倍。

  『這邊是零售區,那邊是專賣店,許多廠家都在這裡爭相開店。』免稅區負責人介紹,『已備案的大類商品有40種,其中包括554類品種和2000多種商品。』2017年7月至今一年多的時間,中俄互貿免稅區已實現銷售21.4億元。

  除了傳統的線下交易,電子商務也蓬勃發展。2016年,滿洲裡市綜合保稅區寶泰商城電子平臺分銷系統上線運營,目前擁有各類產品3000多種。目前滿洲裡市注冊的電子企業有89家,海淘店鋪超過300家,企業自建項目平臺及物流平臺13家,電商年交易額突破7億元。

  借力一帶一路,擴大交通物流優勢

  俄羅斯商人德米特裡·雅羅夫已經從事了10多年邊貿生意,這次到中國,他的主要工作是制作新公司的俄語門戶網站。『我們過去是自己做進出口貿易,這些年我們已轉做國際物流。』德米特裡·雅羅夫說,『我們向俄羅斯客戶提供「門對門」服務。客戶在網站下單付款後就可以等待貨物上門,我們則承擔從接運、報關、運輸、清關到送貨上門的一站式服務。』

  2013年9月,經滿洲裡口岸出境的首列『蘇滿歐』國際集裝箱班列開行。目前,經滿洲裡口岸的中歐班列進出境線路達到50條,貨源地輻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帶乃至西南地區,貨物出口至俄羅斯、德國等11個歐洲國家的28個城市。

  『近年來,我國的電子產品在歐洲越來越受歡迎。電子產品價格浮動快,而以往貨物主要走海運,雖然運費低,但1個月左右的運輸時間太長。』滿洲裡海關負責人介紹,『「蘇滿歐」國際班列的開通,可以將運輸時間縮短一半,且運費合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條路線出口貨物。』今年前三季度,經滿洲裡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共1203列,同比增長26.76%;貨值56.26億美元,同比增長16.92%。

  依托交通優勢,滿洲裡主動融入『一帶一路』,不斷拓展新的產業鏈。『園區過去只有一個木材加工產業鏈。』規劃圖前,園區負責人介紹說:『如今,園區已經衍生出流通加工、國際機電物流、進口化肥儲運、進口液化氣儲運、進口煤炭儲運等17個產業鏈。』

  搭建平臺,加強文化交流

  來自蒙古國的游客巴圖,帶著3歲的孫子到這裡游玩,『在這裡既能觀賞俄羅斯的藝術表演,又能體驗蒙古族傳統文化。』

  走進滿洲裡的餐廳、商城,服務人員能用俄語、蒙語、英語等多種語言和客人交流。滿洲裡市政府重視蒙古語和俄語人纔的培養,從幼兒園到中小學都開設了蒙古語和俄語課程。

  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旅游商貿文化平臺,滿洲裡市帶動旅游產業快速發展。2017年,旅游總人數達809萬人,出入境旅游18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51.8億元。

  滿洲裡市政府每年組織『中國·滿洲裡市中俄蒙國際旅游節』『中國·滿洲裡市中俄蒙國際冰雪節』等,還與俄羅斯赤塔市和蒙古國喬巴山市不定期舉辦文藝文化周活動,不斷加強文化交流,拉近中俄蒙三國人民之間的距離。

  《人民日報》( 2018年11月20日10版)

責任編輯:邱浩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專題】改革開放40年·40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