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群眾的當家人,邊陲的定盤星——記西藏山南玉麥鄉黨支部書記達娃
2018-11-19 15:42: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宸 張寶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拉薩11月18日電題:群眾的當家人,邊陲的定盤星——記西藏山南玉麥鄉黨支部書記達娃

  新華社記者 張宸張寶亢

  他是80後,卻被五旬老人尊稱為『阿爸』;他堅守的地方一年大雪封山期長達五六個月,靠雙腳走出大山、巡邏邊境在他嘴裡『可舒服了』;他在無人區六天五夜風餐露宿不喊苦,卻因女兒的一句『爸爸回來過年』熱淚盈眶。

  西藏山南玉麥鄉黨支部書記達娃,以實際行動書寫了當代黨員乾部的責任與擔當。

   『他又在「吹」』

  『去巡邊一點都不累,我們用水壺裝上水燒開,就著餅子吃著肉,可舒服了!』達娃邊說邊比劃,一臉享受。

  聽到這話,一同巡邊的人一臉『嫌棄』:『他又在「吹」!』

  雖然『吹』著舒服,但其中的艱辛只有當事人纔清楚:玉麥很大,有3600多平方公裡,巡邊時負重20公斤以上,一走就是五六天,腳指甲翻開是常事;不少陡坡70度以上,上去要借助綁在樹上的繩索,下去只能屁股著地一點點前挪;遇到下雨天,只能將塑料布鋪在地上就地而眠。

  這種路,達娃一走就是7年。鄉黨支部副書記索朗傑布說:『他走這條路,比回家都多。』

  『吹』字當頭,背後是面對艱辛的樂觀。

  2011年,達娃到玉麥擔任鄉長。送他上任的車還沒到山頂,就被厚厚的積雪堵住了前進道路,他只能徒步往鄉裡走。到了鄉裡看到連接玉麥村兩頭的是土路,走一趟下來鞋子褲腳全是泥巴,滿眼望去全是牛糞。想到小賣部買點吃的,卻被告知:除了打火機,所有東西都賣光了。

  當時,玉麥已經大雪封山幾個月,家家戶戶的儲備物資都快被消耗光了。『一到大雪封山,玉麥幾乎是與世隔絕。』玉麥村黨支部書記巴桑次仁說。

  『剛到玉麥,我就被老鄉長桑傑曲巴與其女兒守邊的事跡感動了,決心一定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達娃說。雖然艱苦,但他這一待就是7年多,也從鄉長變成了書記。

  看牛病,乾『牛事』,贏得群眾心

  因為去牧場多,達娃耳濡目染學會了給牲畜看病。這項看起來不起眼的技能,讓他在玉麥迅速打開了局面。

  剛到玉麥時,剛三十出頭的他並不能贏得鄉民的信任。不少人嘀咕:怕不是來鍍金的吧?

  2012年初,達娃到上級部門參加培訓回來後發現,大雪封山致使飼草短缺,不少牲畜死亡。村民白瑪次旺家有頭?牛孱弱不堪,一只眼睛竟然被鳥啄了吃。他趕快處理傷口,配藥給牛輸液,將牛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我從小到大一直放牛,從來沒聽說過能給牛輸液。』村民巴桑說,『達娃一下子折服了所有人。』

  有了信任,達娃很快熟悉了鄉裡情況;有了群眾支持,玉麥的工作推動起來又快又好。

  建設小康村時,達娃挨家挨戶走訪聊天,幾杯酒下肚,群眾摟著他的肩,和盤托出了顧慮:交給施工隊也不知道能蓋成啥樣?

  達娃將所有人的需求反映給規劃部門,再把圖紙拿回村裡講解。遇到大雪封山無法乘車,他就徒步進出,最頻繁時一周靠雙腳翻山3次。了解清楚後,他把所有人都帶到自家房屋將來要建的地方,描繪房屋長寬,門窗離地多高,倉庫在哪兒,群眾很快同意了拆遷。『別的地方拆遷都要好幾個月,我們村開個會就動員起來了,連拆遷保證金都沒有動。』索朗傑布說,『我們都說,書記太牛了!』

  在達娃任上,玉麥實現了飛速發展:通了路,走出大山變得越來越便捷;裝了wifi,家庭旅館和小賣部都能用微信支付;並入大電網後,鄉裡徹底告別了蠟燭和油燈照明,夜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2017年,玉麥鄉人均年收入達到5萬餘元,遠超西藏平均水平。

  『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達娃的足跡。』玉麥鄉原鄉長卓嘎說,『鄉裡這幾年大發展離不開他做的大量工作,我們發自心底地敬佩他。』

   『他是我們的「金達」「阿爸」』

  誰家的孩子在哪兒上學,誰家的勞力在做什麼掙錢……這些年,達娃對玉麥的情況了如指掌,群眾遇到困難也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

  因常年在鄉下,不少村民教育子女力不從心。每次到縣裡,達娃總會把本鄉上學的孩子召集起來,請他們吃飯,叮囑要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學校開家長會時,有群眾乾脆直接喊達娃去。『他是我心中特別棒的大哥哥!』村民央宗的兒子索朗頓珠說,『在縣裡上學時,他就是我們的另一個家長。』

  『有事找書記,他沒有不答應的,很多家裡裡外外都靠他。』村民那貢說,『他就是我們的「金達」(當家人)「阿爸」,有他在我們很放心。』

  因為是『阿爸』,群眾開起玩笑來也毫不客氣。有人說:『你常年在山裡跑簡直就是鐵腳板,我們家剛好缺個放牛的,你乾脆到我家打工吧!』聽了這話,達娃還挺開心:『他們把我當成了一家人。』

  達娃說:『未來無論在什麼崗位,我都會傳承好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群眾紮根邊陲,守護好祖國疆域上的一草一木。』(完)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