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再度擴容 上海自貿區醞釀4.0時代
2018-11-19 10:47:24 來源:央廣網  作者:丁飛 朱敏 唐奇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廣網北京11月19日消息(記者 丁飛 朱敏 唐奇雲)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建設自貿試驗區是新時代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從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到今年4月海南自貿試驗區破土而出,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正一步一個腳印,從上海走向全國。

  5年來,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力爭取得更多可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的重要指示,各自貿試驗區大膽探索,成效顯著,一批批制度創新的『良種』從這裡源源不斷地向全國播撒。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是黨中央交給上海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這也使得上海自貿區在成立五周年之際,再度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新片區在哪裡?上海市相關領導一句『新片區范圍比想象中還大』,吊足了市場胃口。

  半個月來,相關工作加緊推進。14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前往自貿區調研。1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說,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工作正『研究具體方案,將適時向社會公布』。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向記者透露,上海已組建專項工作組。對於新片區的選擇標准,他認為重點在『新』上:一是對外開放的新高度,新片區要選擇體現國家戰略需要、國際市場需求大,對開放度要求高的領域,深化制度創新的差別化探索;二是制度創新的新標准,對標國際最高標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貿易區,新片區要在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方面大膽創新;三是國際競爭的新優勢,新片區的制度創新要堅持生產力的標准,聚焦新興產業和國際市場的發展新態勢,顯著提昇上海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擴容背後,是上海自貿區正在醞釀的4.0時代。從2013年9月掛牌之日起,上海自貿區就承擔著為國家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的使命,換句話說,上海面臨的是一場持續加碼的壓力測試。

  《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總體排名比去年上昇32位,位列全球第46名,為歷史最好水平。而這份以上海和北京為樣本的報告,正是中國『自貿試驗區時代』探索擴大開放最好的成績單。

  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5.5萬戶,新設企業中外資企業佔比從掛牌初期的5%上昇到20%左右。自貿區以上海1/50的面積,創造了全市25%的GDP和40%的貿易總額。

  作為最早入駐上海自貿區的外資企業之一,來自澳大利亞的昂科機床(上海)有限公司亞洲部總經理傑福瑞·佛伽德坦言,在自貿區,企業省了不少錢。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對機床而言,稅很消耗成本。比如,一臺價值超50萬美元的機床,能為我們省去百分九到百分之十的稅,企業省了一大筆錢。』

  回首五年,如果說自貿區1.0時代開啟的是以負面清單為核心推動的外資管理體制變革和以國家貿易『單一窗口』為突破的貿易監管體系改革,那麼2015年擴容至120平方公裡後的2.0時代,上海將目光更多投向『放管服』改革和現代化政府治理體系的建立。去年《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的發布使上海進入3.0時代,而這個時代,自由貿易賬戶引領金融領域持續開放。那麼4.0時代呢?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表示,上海還有更多的任務要去完成。

  他說:『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要在電信、文化、教育、醫療這些重點的領域探索更加有效的開放舉措;要提昇制度創新的系統性,對外是開放,對內就是政府職能轉變,是刀刃向內的改革,所以要在自貿試驗區五年建設的基礎上,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我們的改革開放最後要體現在競爭力上,上海自貿試驗區還要在應對全球經濟新的發展形勢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改革試驗田育出『良種』,很快就向外播撒。五年來,上海自貿區累計127個創新事項在全國全市復制推廣。在上海的示范作用下,中國的自貿區從一枝獨秀,到四朵金花,再到『1+3+7+1』的新格局,改革『雁陣』覆蓋了中國從南到北、從沿海到內陸的廣大區域。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桑百川認為,上海的未來應該是向國際最高標准全方位發力。他指出:『如果說我們在循序漸進地推進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改革開放試驗的過程中,已經走過了不同的發展階段,那麼未來就要更全面的綜合發力。在對接國際經貿規則上,特別是創造優越的營商環境上,上海自貿試驗區會全方位發力。』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