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疆百萬乾部職工與各族群眾結對認親
2018-11-07 12:1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楊明方 李亞楠 阿爾達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屋子裡奶茶飄香,桌上擺滿了包爾薩克、酥油、乾果、甜點,炕上盤腿坐著的,是遠道而來的漢族『親戚』,一家人促膝而坐,共同謀劃未來的美好生活。

  田間地頭,揮動著鋤頭、鐮刀的,也是專程趕來幫忙的『親戚』們,大家一起播下希望,一起享受收獲的喜悅。

  近年來,新疆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工作,廣大乾部職工通過結對子、認親戚等方式,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讓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讓心和心貼得更近、情和情交得更深,真正成為一家人。截至今年9月底,全區共有110多萬名乾部職工與169萬戶各族群眾結對認親。

  人人都有不同民族的『親戚』

  一大早,還未走進新疆克拉瑪依市古田南小區居民達吾提·庫爾班家裡,就聽見屋子裡傳出一陣陣歡笑聲。『妹妹多吃點,不要客氣。』進門後,只見達吾提的妻子阿吉古麗·阿布都喀迪爾正勸著『妹妹』秦靜多吃點她拿手的揪片子。秦靜是當地一家幼兒園的老師,與達吾提一家相識相知,成為互相幫助的『親戚』。

  2016年10月1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動員大會,在全區部署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領導乾部率先垂范,新疆上下快速行動,各族乾部群眾之間結對子、認親戚,多層次多形式地交往互動。

  新疆的8月,天空湛藍、大漠浩瀚,一朵朵雲彩縈繞在天山之巔。伊斯拉木·賽丁第一次走出喀什岳普湖縣艾西曼鎮尤庫日艾希曼村,來到了烏魯木齊。喬軍早早就等在了家門口,准備迎接自家的『親戚』。當天,自治區商務廳結親乾部們邀請42位村民一起到家中做客、參觀自治區博物館。

  遠遠地看到喬軍,伊斯拉木開心得皺紋裡都堆滿了笑,喬軍往前緊走幾步伸開雙手迎了上去。哥倆一見面便緊緊擁抱,然後牽著手回了家。

  為了這次探親,伊斯拉木帶來了自家的核桃、杏乾等乾果,喬軍也早早備下了禮物,『今年伊斯拉木家搬進了安居富民房,我就給他們准備了新的床上用品,新家要有新氣象!』

  哥倆吃完午飯後坐在沙發上促膝而談,『認下了這個「親戚」以後就要多多走動,這次你來看我,下次我去看你。』喬軍仔細叮囑著。

  民族團結沒有局外人

  『我的再努熱姆收到錄取通知書了!』自治區農業廳乾部藺彩霞高興地和同事們分享著這個好消息。今年參加高考的再努熱姆·阿卜杜薩迪爾,是藺彩霞的結對『親戚』阿卜杜薩迪爾·阿西木的獨生女兒。

  『是「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紅線連接了我和再努熱姆的家庭,是一次次的「結親周」活動讓我們的心緊緊貼在一起,因為我們永遠是一家人。』藺彩霞說。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軍墾街道乾部王俊艷,也有一個認了兩年多的『弟弟』——熱依木阿洪·克裡木。那年,熱依木阿洪一家生活十分困難,收入很低,只能勉強維持生活,妻子還患有重病。

  『我當時就下定決心盡我所能幫一幫!』王俊艷說,在幫助熱依木阿洪一家落實低保待遇後,她又幫助他在北屯市選好地段開起一家打?店。

  『她是我的姐姐,我的家人。』小店開張時,熱依木阿洪一邊忙碌著,一邊向來往的顧客介紹王俊艷。

  這樣的故事,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隨處可見。新疆軍區黨委機關15名領導乾部與和田縣罕艾日克鎮巴勒馬斯村村民結成了『親戚』。新疆軍區政治工作部群工聯絡處處長許峰告訴記者,從2016年秋季開始,新疆軍區按照自治區黨委統一部署,組織4700餘名團以上乾部與駐地各族群眾結對認親,今年以來,軍區機關各部、處已累計出資100餘萬元,為結對群眾購買牛、羊、毛驢,開辦商店、修理鋪等,受到駐地各族群眾的廣泛贊譽。

  民族團結沒有局外人。截至2018年9月底,全區各地州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央駐疆單位(企業)、新疆軍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武警新疆總隊等部門單位的乾部職工,累計走訪各族群眾4900多萬戶次,舉辦以『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的各類活動1100多萬場次。

  鄰裡之間守望相助

  正是新疆百萬乾部職工心系群眾的溫暖舉動,激發了全區各族群眾積極促進民族團結的熱情,湧現出了一大批民族團結的先進典型和榜樣。

  古麗拜克熱木·阿不都克裡木是塔城地區烏蘇市八十四戶鄉墩買裡村的一位普通維吾爾族婦女,退休後她組織村裡的婦女們參加愛心媽媽協會,幫助各族群眾,成為墩買裡村民族團結的標杆和典范。

  最近,她組織成立了墩買裡村『愛心媽媽小組』,成員已有40餘人。在她的帶領下,墩買裡村愛心媽媽們已累計捐款3萬餘元,幫扶村裡各族貧困老人、貧困學生25名,看望慰問重大疾病人員18人次。

  在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庫爾瑪鄉紅光村,民族團結的氛圍更是濃厚。紅光村是一個以漢族和維吾爾族為主,由9個民族、來自20多個省份的群眾雜居的村莊。多年來,各民族之間始終堅持著重大節日互相往來、婚喪嫁娶互相參與、風俗習慣互相尊重、急難困苦互相幫助、先進文化技術互相學習的『五個相互』守則。阿不力克木·阿布都熱合曼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第三小組漢族群眾佔絕大多數,他說,『我的父母、孩子都和漢族朋友居住在一起,雖然風俗習慣有所不同,但我們相互尊重,漢族鄰居對我很好,大家生活在一起非常開心。』

  一句句情真意切的暖心話語、一幕幕噓寒問暖的關愛場景、一個個團結和諧的感人故事在天山南北不時傳頌、不停上演……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