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6日電(記者關俏俏)『每年5月至7月,山裡洪水、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經常發生,常常出現房屋被淹、地被衝毀的情況。』在買合肉甫·木拉吧看來,過去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貧困。但搬出大山後,他看到了希望。
過去,買合肉甫·木拉吧一家生活在有著『萬山之州』之稱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這裡山地面積超過95%,是我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
今年7月,買合肉甫·木拉吧一家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庫斯拉甫鄉,搬遷至94公裡外的喀什地區澤普縣桐安鄉,走出了昆侖山。這是新疆昆侖山區一次跨地州、整鄉鎮的移民搬遷,和他們一樣搬遷下山的農牧民有1200戶4543人。
在桐安鄉80平方米的新房裡,買合肉甫·木拉吧一家開始新的生活,300平方米的庭院、40平方米的暖圈,還有配套齊全的活動中心、衛生院、小學、幼兒園,相較於山裡舊村的破敗景象,這裡有自來水,用上了電,交通便利,一切都讓村民幸福感十足。
和買合肉甫·木拉吧一樣,74歲的吐爾遜·克熱木也曾生活在昆侖山區。2016年7月6日,一場特大山洪瞬間摧毀了他的家園,吐爾遜·克熱木一度陷入絕望。然而幾天後,他所在的葉城縣柯克亞鄉玉賽斯村100多個受災家庭就先後走出昆侖山,搬進了當地政府提供的新居。
易地搬遷是新疆實施脫貧攻堅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按照國家和自治區安排,各地加快集中搬遷安置點建設,推動貧困人口穩妥有序向縣城、小城鎮、產業園區、鄉村旅游區搬遷,使這些農牧民免費住進國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安全住房,告別無法持續發展的生產生活環境。
面對『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現狀,國家給予新疆特殊支持,到2019年將有16萬貧困農牧民走出高原深山和沙漠腹地,遷到綠洲、平原,在這裡逐步解決貧困問題。
『搬下來的生活變化很大,尤其是孩子們得到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不再像過去在山裡放牧,難以維持生活。』吐爾遜·克熱木說。
易地扶貧搬遷既要『挪窮窩』,也要『換窮業』『拔窮根』,為了統籌處理好搬遷安置與後續發展、穩定脫貧的關系,新疆還安排資金大力發展後續產業,積極創造就業機會,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