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我趕上中國最好的時期』——雲南祥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宗祥印象
2018-11-03 12:59:03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民營企業家話改革開放成就】

  光明日報記者張勇

  10月24日,全國工商聯發布由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共同推薦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雲南祥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宗祥是雲南唯一入選的民營企業家。而當時楊宗祥並不知情,他正在山東省蓬萊市忙於處理一位客戶反映買不到貨的問題,奔波幾天,終於讓客戶滿意。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他感慨地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就沒有我的企業!』

   『打鐵要靠本身硬』

  『打鐵要靠本身硬,企業要靠自身實力!』67歲的楊宗祥回顧自己30年的創業史時反復強調。

  楊宗祥的硬,硬在艱苦創業。1988年,楊宗祥用承包養殖場積累的10萬元創辦了昆明安寧復合肥原料廠,資金物質十分匱乏,困難紮堆,他帶頭苦乾,和工人們並肩奮戰。經過30年的艱苦奮斗,他將小企業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年產化肥265萬噸、化工產品21.5萬噸生產能力的大型磷復肥企業祥豐集團,產品市場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遠銷北美、南美、澳大利亞、東南亞、中東等地。2017年祥豐集團磷肥總產量在全國排名第八,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的出口量排名第二。

  楊宗祥的硬,硬在誠信質量。楊宗祥常說:『質量是企業的命根子,是企業的信譽,企業要以客戶為根本。』在創業初期,楊宗祥親自搞銷售,把化肥送到農戶田間地頭,農戶認可後再收款,以此打開了銷售市場。誠信讓企業贏得了信任和尊重,產品順利通過各種認證,國內甚至國外一些大型農資企業,都把祥豐集團列入金牌客戶。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楊宗祥又提出打造服務型制造企業,成立農化服務中心,直接對農服務。

  楊宗祥的硬,硬在勤儉守業。近幾年來一些民營企業經不住市場大潮衝擊而沈沒,但楊宗祥的企業卻逆勢成長。其秘訣何在?位於昆明安寧的祥豐集團辦公樓是一棟20年前建的普通5層樓房,楊宗祥的衣食住行很簡朴,看不出老板的派頭,他在企業工作的子女也和員工一樣領取固定工資。他把賺來的錢源源不斷投入企業,每年都進行技術改造或引進先進設備。2010年籌建佔地面積449畝的項目時,時年59歲的他在工地舊房裡一住兩年,開會吃飯都在裡面。去年底,祥豐集團又投資18億元籌建30萬噸/年合成氨項目。對於一些能盈利卻因肆意揮霍消費而虧損破產的企業,他很不理解地問:『他們賺的錢都哪兒去了?』

  楊宗祥的硬,硬在量力而行。據他觀察,一些企業因為盲目融資、盲目擴張最後資不抵債而破產。他引以為戒,從不盲目擴張,30年來一直堅守磷肥主業,做精做強。他常說:『投資項目要量力而行,產品要適應市場,要有能力還貸。』

  改革開放帶來發展機遇

  『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帶來了很多發展機遇,我趕上中國最好的時期!』楊宗祥回顧創業30年,感慨地對記者說。

  『農民離不開化肥,就像做菜離不開鹽巴,80年代農村包產到戶以來糧食增產,對化肥需求量大增,我就抓住機遇辦化肥廠,國家對國有民營都一樣的政策,我們公司就發展起來了。』楊宗祥說。國家政策鼓勵化肥出口,祥豐集團又抓住機遇積極出口化肥,把市場擴大到海外,尤其在東南亞佔據較大市場份額。楊宗祥也感謝國家給他的榮譽,他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企業家、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勞動模范、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等。

  『我不僅遇到好政策,還遇到了為民辦事、正直無私的好乾部!』楊宗祥充滿感激地說。20世紀80年代楊宗祥辦化肥廠時,國家對化肥宏觀調控,生產許可證要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楊宗祥到雲南省化工廳申請時,廳主管處室負責人不僅積極支持,還幫助他到北京申請生產許可證。2000年企業需要建磷酸項目時遇到困難,作為省人大代表的楊宗祥向當時的省化工廳領導反映了困難,沒想到廳領導親自到現場來調研,幫助他解決了困難,使該項目很快建成,為化肥出口打下基礎。這些事已過二三十年,幫助企業發展的這些乾部早已退休,楊宗祥至今對他們心懷感激。

  楊宗祥說:『國家有好政策,還要有好乾部把好政策落到實處。』

  回報桑梓擔當責任

  正因為對國家改革開放有一顆感恩的心,楊宗祥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對國家和社會一直努力盡到自己的責任。

  據楊宗祥介紹,今年祥豐集團總收入預計80億元,利潤兩億元,稅收達2.8億元。近幾年來祥豐集團每年的稅收都在2.7億元至3.7億元之間。

  『企業家要將心比心,解決員工後顧之懮,企業纔能獲得長遠發展。』楊宗祥說。因此他每年都保證員工收入15%的增長率;還為員工新建500套經濟適用房,公司各項福利水平在安寧屬上乘,5000多員工安心本職工作,極少『跳槽』。

  對自己生活『小氣』的楊宗祥在企業安全環保設施投資上卻非常『捨得』,打造花園式工廠、綠色工廠是楊宗祥的目標。多年來,祥豐集團在環保方面先後投資了數億元,新建項目全部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力圖在整個生產周期不產生污染或污染最小化,去年又成為昆明地區首家使用天然氣的工業企業。

  楊宗祥把慈善和公益作為企業與個人的社會責任。多年來,他通過光彩事業促進會、慈善會為社會各界捐物捐資達1600萬餘元,企業共吸收下崗失業人員300多人,解決了大中專畢業生、農村富餘勞動力1600多人的就業問題。

  《光明日報》( 2018年11月03日07版)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改革開放40年·40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