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脫貧攻堅在涼山】涼山文化扶貧:讓村民錢包鼓起來 精神上富起來
2018-10-31 14:46:05 來源:四川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涼山歌舞團演出劇照。涼山歌舞團供圖

  涼山歌舞團演出劇照。涼山歌舞團供圖

  文化扶貧讓村民們從精神上先富起來

  記者了解到,布拖縣補爾鄉菲聯烏村,是涼山文廣傳媒集團和涼山歌舞團對口幫扶的貧困村。據賈曉婭介紹,除了幫助當地銷售農產品,他們重點在於開展文化扶貧。從今年年初開始,集團派出2名演員長期入駐菲聯烏村。演員們白天在村幼兒園當音樂舞蹈老師,晚上教村民跳達體舞、朵洛荷。此外,集團還組織高腔、口弦等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赴當地開展教學,受到村民歡迎。『用這種方式增強村民們對彝族文化的理解和自信,也能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賈曉婭說。

  『帶領村民去大山外看看……』這是張蓓蓓的做法。她告訴記者,去年7月,歌舞團去上海演出,菲聯烏村一位阿姨隨行前往,表演了彝族傳統的織布技藝,受到熱烈歡迎。觀眾們的強烈反響讓彝族阿姨激動了很久,回去就傳達給了全村人。『全村的文化自信就這樣油然而生了。』張蓓蓓說,村民還會把在城市裡的見聞帶回村裡,也會把好的習慣帶回去,眼界開闊了,思維也就變活了。

  『文化扶貧是一項長期行動,只要努力了,纔會有改變。』張蓓蓓告訴記者,今年7月她去菲聯烏村開展扶貧,一場特別的晚會讓她非常感動。當時,幫扶人員自帶帳篷睡在村裡的場壩上。天剛暗下來,村長就拖著一個拉杆音響出現了,用彝語說要給大家表演節目。隨著音樂響起,村裡的婦女們自發聚攏跳起了舞,跳的正是駐村演員教的朵洛荷。隨後,村裡的孩子們表演了合唱,一位男性村民還表演了獨唱。張蓓蓓說:『在幫扶之前,村民們都很靦腆,見到外面的人,眼神都很躲閃,現在卻主動為我們表演,這就是進步。』

  據了解,涼山文廣傳媒集團和涼山歌舞團還從其他方面開展文化扶貧。涼山文廣傳媒集團自2011年10月開始,舉辦大涼山惠民音樂會,每周五晚上免費進行公益演出,至今已成功舉辦300餘場。2017年,集團投資拍攝了電視劇《索瑪花開》,講述了在精准扶貧背景下,駐村乾部帶領彝族同胞脫貧致富的故事,被媒體評為『扶貧教科書』。而涼山歌舞團,則從2013年11月起,開展『千鄉播夢行動』,計劃用五年時間走遍涼山612個鄉鎮,為村民帶去一場演出,教會村民一支舞一首歌。涼山歌舞團還與100餘所鄉村小學共建藝術村小,幫助當地培訓師資,隨時提供藝術指導。『換一種方式扶貧,從思想層面幫助村民,讓他們的精神世界也變得富裕。』這是賈曉婭和張蓓蓓一致的想法。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