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2018-10-30 08:41:07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李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0月24日,全國工商聯發布『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柳傳志、任正非、周海江、馬雲、李書福……一個個名字背後,是中國民營企業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的生動實踐,是民營企業家破繭化蝶、篤志成城,從個體小規模經營到跨國大集團發展的奮斗歷程,是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前沿,不斷推進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積極探索。

  一段時間以來,唱衰中國民營經濟的聲音此起彼伏。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昇級,以及經濟發展結構性矛盾的顯現,一些民營企業在發展中面臨壓力。新的時代,還要不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面對輿論和社會的疑慮,最近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發表的講話中,反復強調和闡述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權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繼續發展壯大』,這些生動而深刻的論述,給部分處於一時困難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下了『定心丸』。

  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民營經濟風雨激蕩的40年。40年來,中國的民營企業不僅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同時更是受益者。40年間,民營企業厚積薄發,成為中國經濟新的支橕點。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一個個數字,折射出民營經濟給中國發展帶來的強勁動力和無限可能。

  實踐充分證明,沒有民營企業的發展,就沒有整個經濟的穩定發展;沒有高質量的民營企業體系,就沒有高質量的現代產業體系。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就是支持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既是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也是大有作為的窗口期。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面臨著『應戰—成長』的發展轉型。任務固然無比艱巨,機遇卻也蘊於其中。廣大民營企業家要堅定發展信心,深刻認識和把握經濟發展的新變化、新特征和新內涵,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走創新驅動的發展之路,深化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品牌創新,搶佔市場變革的『風口』。

  迎接時代挑戰,靠企業單打獨斗不行,還需要政府這只『手』的有力支橕。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堅決摒棄民營經濟僅僅是『配角』或『補充』的錯誤認識,以『店小二』精神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改善和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穩定的法治環境;要進一步完善政府權力清單和市場主體負面清單制度改革,讓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讓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確保權力的『減法』換來市場活力的加法;要加大產權的保護力度,加大對無形資產特別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為民營經濟發展橕起保護傘。

  觀大局,察大勢。在眾多利好政策的助推下,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來。這是變革的時代,呼喚不畏崎嶇、攻堅克難的自信。這是開放的時代,呼喚擁抱明天、開創未來的勇氣。秉持新的理念,承載更多期許,民營經濟將乘風破浪、砥礪前行。  (作者:李慧)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