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預防青少年沈迷網絡需社會共治
2018-09-29 14:30:38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陳鳴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預防青少年沈迷網絡】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已經全方面滲透進了民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當社會擁抱互聯網帶來的新發展、新變化時,青少年也必然不可能斷絕與網絡的聯系。因而,在現階段下,如何預防青少年沈迷網絡,便需要大智慧。

  現今青少年沈迷網絡問題,已不僅僅是沈迷網絡游戲這樣的單一問題。直播等新形式的網絡娛樂方式的興起,讓青少年所需要面對的網絡誘惑越來越多。此前媒體報道就有如小學生為打賞主播,偷偷花掉家裡數萬積蓄;農村少年正在被手機游戲吞沒,手游癮成為鄉村『流行病』等。諸多案例表明,解決青少年沈迷網絡問題已迫在眉睫。

  作為國家未來的青少年,過度沈溺於網絡不僅影響身體健康,嚴重者還可能會影響心理健康,甚至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有專家就指出,網絡成癮人群多數患有其他精神障礙,如網絡成癮者中約有五分之一的人罹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抑郁障礙或焦慮障礙也遠高於一般人群。

  在互聯網發展早期,解決青少年沈迷網絡問題的手段直接單一,那便是切斷其與網絡的來往,但這一手段顯然無法適用現今語境。切斷和這一不斷迭代、不斷推陳出新的事物的溝通,將會使人跟不上社會進步的步伐。現在的青少年屬於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主要娛樂方式必然來源於網絡,因而,來自家長和學校的教育不可缺少。讓家長和學校保持對青少年網絡使用的正確教育引導,並讓家長和老師形成自身示范效應,仍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需要努力。

  當青少年沈迷網絡問題已成現象級問題,常規的疏導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全社會共治纔是首選之策。故而,預防青少年沈迷網絡問題在現階段則不能僅僅依賴家庭和學校。

  青少年作為價值觀尚未健全、自控力尚弱的群體,面對來自網絡的誘惑,其抵御能力無法和成年人相較。但目前的網絡游戲、網絡直播平臺等,顯然沒有針對青少年群體做單一的用戶人群設定,以避免青少年沈迷網絡,受到來自網絡的負面影響。

  比方說,網絡游戲設計之初並沒有針對青少年群體做單獨優化或預案設計,使得在同一網絡平臺下,未成年人容易同個別成年人的交流中,沾染不良信息影響身心健康。再比方說,網絡防沈迷機制是否真正有效地防住青少年長時間使用網絡,從目前現實來看,效果甚微。包括網絡直播等實時性網絡產品,如何確保主播播出內容不存在潛在的暴力、色情等容易引誘青少年沈迷的信息,也應該值得關注。

  這些問題,不是家庭、學校、游戲公司、互聯網公司、有關監管部門等任一環節能夠單獨解決的,而是需要全社會共治。

  9月25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正式公布。近視、超重、吸煙,以及抑郁等心理問題和網絡成癮等9項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問題被納入。這意味著,預防和解決青少年網絡問題,已不單單是個體之事,更是關乎社會發展的大事。

  (作者:陳鳴默,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