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忠旺集團考察時強調指出,『我們毫不動搖地發展公有制經濟,也毫不動搖地支持、保護、扶持民營經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民營企業要進一步增強信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有益於、有利於民營企業發展的。』

這段時間來,關於民營企業,社會上各種聲音比較多。總書記這番話鏗鏘有力,旗幟鮮明,態度堅決,為當前一些關於民營經濟的模糊認識敲響『定音鼓』。
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此次總書記進一步強調,『我們毫不動搖地發展公有制經濟,也毫不動搖地支持、保護、扶持民營經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管是『鼓勵、支持、引導』還是『支持、保護、扶持』,對民營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視都是一以貫之的。這為信心不足、尚有隱懮的民營企業家送上『定心丸』。
前段時間,有『私營經濟離場』的奇葩論調擾亂人心,不出意料受到了壓倒性的輿論批評。眾所周知,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民營經濟從不允許到允許,從『有益補充』到『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提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也是』到『都是』,這說明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不斷提高,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有益於、有利於民營企業發展的。

當然,由於一些原因,中央各項政策的具體執行實踐中,『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現象和『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這『三座大山』,依然阻礙著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但這些問題大多出在政策執行層面,是政策執行落實不到位形成的。中央的態度是堅決的,『影響了政策的有效性,必須下決心解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實際出發,細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關配套舉措,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確保各項政策百分之百落到實處,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
同樣是在遼寧,習近平總書記還去了一家國企——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在這裡,習近平總書記說,『那種不要國有企業、搞小國有企業的說法、論調都是錯誤的、片面的。』『任何懷疑、唱衰國有企業的思想和言論都是錯誤的。』考察的公司,一家國企、一家民企,這樣的安排意味深長,也體現出,我們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是明確的、一貫的,而且是不斷深化的,從來沒有動搖。

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習近平總書記此次再次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必須一以貫之;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也必須一以貫之。當前,伴隨頂層設計的完成,國企改革已進入『施工高峰期』『落地生根期』。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勇氣和智慧斬關奪隘,把國企改革順利向前推進,在改革中做強做優做大國企。
我們國家這麼大、人口這麼多,又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把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齊心協力來乾,眾人拾柴火焰高。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纔能在新時代有新作為、新提昇、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