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雲游新疆】神奇大自然造就特殊景觀 新疆地學旅游熱起來
2018-09-26 12:00:30 來源:天山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方圓10平方公裡的風蝕地貌,歷經億萬年的風削雨蝕,水刷日照,形成與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高大土墩,如古堡遺跡,突兀於戈壁,蜿蜒於荒漠中。形狀各異的巨大石柱交錯之間,雄偉壯觀。風起而過,穿其川,鑽其竅,頓使聲聞於耳,風聲似雷鳴、又似低吟。這一幕自然之聲的協奏曲,就回蕩在新疆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的世界魔鬼城之中。  

  來自天津的游客朱先生在土墩溝壑中前行,眼前千奇百怪的石柱讓他心生敬畏:『這就是一座大自然親力打造的風蝕古堡,身處其中,唯有慨嘆大自然的神奇』。

  金色的陽光灑在烏爾禾魔鬼城,十分唯美。圖/烏爾禾區委宣傳部

  烏爾禾區接待旅游人次連續兩年增速超過30%,作為旅游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魔鬼城的雅丹地貌成為烏爾禾區乃至克拉瑪依市的地標式景點,在近年來逐漸風靡的地學旅游中,更是極具科普價值,可以說是荒漠旅游資源的百科全書,這也決定了它在全國地學旅游中的不可替代性。想要前往烏爾禾一睹地質遺跡風采的游客更是絡繹不絕。

  地質地貌資源豐富多樣

  近年來,作為新興旅游類型的地學旅游,開始在我國旅游業中逐漸凸顯出來。游覽中學地理知識、了解生物、熏陶美學知識等,地學旅游用參與性、互動性、融合性將游客與地質景觀結合在一起。

  俯矙烏爾禾魔鬼城,地質奇觀令人贊嘆。圖/烏爾禾區委宣傳部

  在新疆,『三山夾兩盆』的地貌格局經過數億年的地質演變,形成了平原、沙漠、盆地、丘陵、山地、湖泊、冰川、高原、硅化木、恐龍化石等多元結構的地質地貌與古生物遺跡,其中蘊藏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資源,這些得天獨厚的地質遺跡為地學旅游的開展奠定了資源條件。

  自治區地質礦產勘察開發局地科處的專家表示,新疆地學遺跡景觀和古生物豐富多樣,全區涵蓋-154-8611米海拔,從沙漠到盆地丘陵,從高山到冰川的幾乎所有景觀,世界上很少有這樣一個地方能同時具有如此多姿多彩、對比強烈的自然景觀。

  可可托海一座座形態各異的山峰,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圖/阿勒泰地區『訪惠聚』辦公室

  截至2017年底,新疆擁有1家世界地質公園,7家國家地質公園,1家國家礦山公園,5家自治區級地質公園,還有眾多以地學景觀資源為主的A級景區、世界自然遺產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

  地質遺跡獲得世界肯定

  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中,新疆天山正式被列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名目。

  世界遺產大會專家評價,新疆天山將反差巨大的炎熱與寒冷、乾旱與濕潤、荒涼與秀美、壯觀與精致奇妙地匯集在一起,展現了獨特的自然美;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南北坡景觀差異和植物多樣性,也是中亞山地眾多珍稀瀕危物種、特有物種的最重要棲息地。

  天山天池馬牙山索道正式恢復營業,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體驗觀光。圖/西域旅游股份開發有限公司

  9月16日,天山天池馬牙山索道正式恢復營業,站在索道最頂點的海拔3056米之上,博格達峰和雪山雲霧近在咫尺,粼粼天池風光盡收眼底。作為天山山脈最大的冰川堰塞湖,天山天池不僅可以欣賞自然風光,還能觀察冰川裂縫、水花飛濺的冰川河、棱角分明的山貌以及古冰川經歷千年風蝕後積累而成的冰石山、全國面積最大的火山岩石林——馬牙石林。

  來自武漢的地學愛好者馮先生舉著相機拍個不停:『早就聽說天山天池景色美,地質遺跡豐富,此行真是來值了!』

  多次來新疆的游客們,他們更有目的性和選擇性地來挑選旅游路線,其中,涵蓋地貌特征明顯的景區深受這些游客的喜愛。

  趕在秋季來到可可托海的福建游客韓女士說,可可托海的秋天讓她沈醉,最讓她感興趣的是,可可托海那奇偉壯麗、堪稱絕妙的花崗岩地貌景觀和蘊含76種礦石和86種礦物的三號礦坑。

  可可托海三號礦坑的壯麗奇觀。圖/阿勒泰地區『訪惠聚』辦公室

  深200米、長250米、寬240米的三號礦坑,呈階梯狀一層層向下延伸,一圈一圈的內壁旋環車道,狀如古羅馬的巨型斗獸場。這座礦坑盛產著世界上已知140多種礦物中的86種。在與礦坑相連的阿依果孜礦洞中,岩壁上掛著馬燈,洞內還原當年礦工工作環境的雕像和場景,更讓人感慨萬千。

  『導游介紹了很多種稀有金屬、非金屬礦物、寶石礦,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這裡都有。光是這些令人驚訝的數字都讓我心懷敬意。』韓女士說,在她心目中,新疆是地學游的絕佳去處。

  地學旅游衍生更多層面

  山川湖海、草原沙漠,這些地質景觀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具有科學研究與普及教育價值。

  溫宿托木爾大峽谷分布著岩鹽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多樣的景觀。圖/康灝嚴

  喀納斯冰川遺跡、溫宿大峽谷、哈密雅丹、吐魯番火焰山、和靜天山石林、吉木乃草原石城、布爾津五彩灘、天山百裡丹霞、阿爾金高山湖泊等都各具特色。花崗岩、雅丹、丹霞、彩丘、湖泊、沙漠、草原、冰川、古生物化石更是構成新疆地學旅游的主要資源。

  位於新疆西部的克州冰川公園內,集雪山、冰川、瀑布、森林、草原為一體的景觀,純淨而美麗,這被國內外地質專家譽為『西域第一自然生態景觀』的景區內,同時擁有雪山、冰川、瀑布景觀……

  西安游客付女士徜徉在這片美景中,『這裡沒有一絲人工雕琢的痕跡,一切都是大自然雕琢的。』

  在從喀什到塔什庫爾乾的一段路程中,號稱亞洲大陸地區屋脊的帕米爾高原,群山起伏、連綿逶迤,雪峰群立、聳入雲天,湖泊靜穆、輝映峰巒。不少到此的游客都說它是人生的必游地之一。

  目前在歐洲,地學旅游已經成為在校學生戶外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新疆作為中國地學旅游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以地學旅游為基礎的研學游和親子游成為旅游項目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年8月,由16名大人、15個孩子組成的親子團從浙江來到新疆。

  喀納斯地質奇特,美景如畫。圖/阿勒泰地區『訪惠聚』辦公室

  他們從喀納斯、賽裡木湖、那拉提、吐峪溝、火焰山、天池……一路走來,每個地方都給親子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親子團中的邵先生說,新疆和別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新疆地質地貌很分明,前面還是荒漠,忽然又看到了草原,視覺衝擊感很強,『每天都能看到不一樣的地質景觀,完全不會感到視覺疲勞。』

  最重要的是,親子團中的孩子們,他們了解了克拉瑪依蘊藏石油的原因,學習了雅丹地貌的特點,也明白了堰塞湖的形成……對孩子們來說,此行受益匪淺。

  除了研學游,新疆豐富的地質資源還吸引著國內各地地質大學或地質學科的教授和學生,以及地質勘察科考團隊。

  在青河的三道海子,坐落於此的世界第一大巨石堆陣已經成為科考界的新寵。對於巨石堆陣用途眾說紛紜,究竟是塞人大王靈柩所在,還是史前時期北方游牧民族信仰薩滿的祭祀臺?與傳說中掌控阿爾泰山大量黃金資源的獨目人是否有關?

  青河縣三道海子景區著名的景點——獨目人山谷內處處呈現著神秘、幽靜、遼闊的景象。圖/阿勒泰地區『訪惠聚』辦公室

  來自武漢的科考研究員張先生說,正是由於這些傳奇故事的存在,三道海子巨石堆陣纔能勾起人們探索未知的欲望,令人神往。

  在如此豐富和優質的地質資源面前,如何依托資源優勢築牢新疆地質地貌旅游在全域旅游中的地位,成為進一步發展地學旅游的重點。近些年,為了鞏固地學旅游的發展勢頭,新疆政府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地質遺跡保護工作,相繼開展了部分地質遺跡集中分布區基礎調查評價,實施了多處地質遺跡保護工程,自2012年就啟動了自治區級地質公園申報及建設。

  圍繞地學旅游的發展,新疆開始引導景區在進行規劃、設施設計的同時,對導游教育培訓及游客宣傳等地學旅游資源的科學文化內涵及價值等進行充分開發。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