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強調,要紮實抓好縣域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這意味著,縣域融媒體中心已經被正式提出來,接下來就要認真落實。加強縣域融媒體中心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推動縣域媒體轉型昇級的戰略工程。中宣部要求,2020年底基本實現全國全覆蓋,今年先行啟動600個縣域融媒體中心建設。
顧名思義,縣域融媒體中心的覆蓋范圍是全縣區域。縣域融媒體中心建設是媒體下沈工程,是要解決媒體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問題。縣域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關系到意識形態的有效陣地是否抓住了,國家意志是否實現了全覆蓋,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基層治理的實效。在最廣闊的基層社會,如果主流媒體的聲音失啞,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對縣域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期待,其意義盡在於此。
縣域融媒體中心建設和有效運作要依賴傳播規律的發威。融合本身只是手段,通過融合強化傳播效果纔是目的所向。在智能手機普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真正的傳播力體現在信息能否抵達所轄區域的移動用戶。這也就是說,不是傳統媒體辦個客戶端、微信號這麼簡單。上新媒體並非難事,怎樣讓轄區內的新媒體互聯互通纔是關鍵。在這方面,江西省新餘市分宜縣的做法,很具典型意義。
分宜縣著力以人員融合、機構融合倒逼媒體融合,重構縣域媒體建設與運行機制,將報紙、微信、微博、手機報4個媒體平臺從縣委宣傳部剝離出來,將縣廣播電視臺、網絡傳輸中心從縣文廣新局分離出來,將縣政府網新聞頻道從縣政府辦分離出來,整合為一體,成立分宜縣融媒體中心,昇格為縣委直屬正科級全額撥款公益類事業單位,歸口縣委宣傳部管理。
但僅行至這一步還不能算成功,因為只是解決了管理體制的問題,並不一定能實現全覆蓋的傳播效應。分宜縣融媒體建設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一方面積極向上打通傳播渠道,通過『中央廚房』與省、市媒體互聯互通互動,讓分宜新聞走出去;另一方面向內與縣、鄉、村微信公眾號等傳播平臺融合,構建微信矩陣,實現同頻共振、多次傳播,放大傳播效應。只有打通了上下貫通的渠道,縣域融媒體纔算得上真正的『融』字號。
縣域融媒體不是孤島,下接地氣,上與省級以上媒體匯流,纔能放大傳播效益。這就像省級黨報辦地方版一樣,縣域融媒體應成為省級以上媒體的延伸。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大融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政務服務、政府數據公開、智慧城市建設和智能傳播已逐漸捆綁並軌。在這一背景下,實現大融合不僅是一個資源利用集約化的問題,也是縣級媒體提高傳播質量的可選方式。加快縣域融媒體中心建設,要本著讓每個縣域融媒體的受眾能夠拓展到本土之外,形成『你看縣外、縣外看你』的傳播態勢,纔算『融』出了品位。
縣域媒體融合的核心是移動互聯網思維,本土性是最大的優勢。突出用戶意識,用戶在哪裡,融合就推進到哪裡,其優勢纔能發揮出來。這也是縣域媒體的發展路徑所在。
文/張全林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