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絕不躲事兒 偏愛找事兒(新時代擔當作為典型風采)
2018-09-26 09:27: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李家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楊維林(左)在調研中與群眾交流。資料照片

  『您猜,今天咱們市的刑事案發率是多少?零!』楊維林清晰記得:2015年9月3日晚,12點剛過,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指揮長興衝衝地跑來,向時任吉林省四平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的他報告。

  位於遼、吉、內蒙古三省區交匯處的四平,有史以來,首次實現了『24小時刑事案件零發生』。讓楊維林更加欣慰的是,『刑事案件零發生』天數還在遞增。2017年,這個數字為52天。

  2017年,四平市公安局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同年,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發布『中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四平市排名第十三名,位列東北三省城市排行榜榜首。

  『每個案件都要對群眾有交代』

  2014年10月,楊維林從省公安廳到四平,任副市長、公安局長。一上任,他便著手調研四平市的警務現狀。

  『警務人員整體作風令人堪懮,人浮於事的心態十分普遍。』楊維林說,四平市城區有18個派出所,2014年年末統計時,有一個派出所全年沒有告破一例群眾被侵財案件。『一年下來,一個小偷都抓不住,對得起身上這身警服嗎?』

  『公安隊伍作風好壞,不僅影響整個社會風氣,更影響黨和政府在群眾心中的分量。』楊維林提出將抓執行力作為開展工作的主要抓手。經公安局黨委研究,出臺了每周例會制度,局班子成員必須在每周二到場研究當周警情,一年52周,雷打不動。

  『今天瀏覽網頁,看了光榮榜內容,這些實實在在的身邊事,不斷拉近著警民關系,要繼續弘揚這種愛民精神。對這些單位、同志提出表揚……』『今天,要嚴肅批評鐵西和鐵東某兩個派出所。兩個所工作不負責任,導致了群眾投訴和不滿意……』打開四平公安警務內網,楊維林的工作日志被放在顯要位置。

  工作日志,是楊維林開展警風整頓的另一項舉措。全市5000餘名警務人員每天撰寫工作日志,詳細記錄工作,有總結、有感受、有體會。『普通民警可以看到局領導的工作內容,領導也可隨時掌握每個民警的工作動態,不分上下級,互相監督。』楊維林說,他的日志往往點擊量最高,不少民警說:『看到局長每天都這麼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乾實事?』

  『每個案件都要對群眾有交代。』楊維林提出,辦案民警48小時內必須給報警群眾反饋案情進展。『比方說昨晚你家裡失竊了,只要不涉密,今天你甚至可以到市局來旁聽案情分析會。』楊維林說。

  『刑事案件日研判』『開門辦案』等制度,糾正了警察隊伍中『因小不辦』的惰性心態,基層民警業務素質普遍得到提昇。2017年,四平市群眾被侵財案件破案率達到50%,全市刑事發案率較2015年下降50%。

  『法雖無情,為官必須有情』

  幾年前,『郭洪偉』曾是個讓吉林省各級信訪乾部頭疼的名字。他曾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刑,對政府心生不滿;後來又與多人產生民事糾紛,對相關部門的處理結果不滿,由此走上鬧訪、敲詐之路。

  『當年我們接訪他,他竟組織社會閑散人員打罵圍堵,一直到晚上10點,我們纔被消防戰士破窗救出。』省法院一位信訪乾部回憶說。

  『過去,有的乾部抱息事寧人心態,讓有些人鑽了空子,甚至嘗了甜頭。』楊維林說,在少數人的蠱惑下,一些上訪演變為無理鬧訪,給社會治安和公共秩序造成嚴重危害。

  2009年之後,郭洪偉開始進京鬧訪,通過造謠炒作,他竟一度成為全國『鬧訪界』的『明星』人物。

  『他血壓高,很多辦案人員不願碰這塊「燙手的山芋」,加之他多地鬧訪,管轄權存有爭議,郭洪偉雖多次被拘留,但都不了了之。』楊維林說。

  『只要以法律為准繩,就沒有辦不了的案!』2015年初,楊維林接手郭洪偉案。研究確定四平警方擁有管轄職權後,他積極協調,破除各部門思想不統一的問題,於2015年3月將郭洪偉緝拿歸案。抓捕、審訊,嚴格執行法律程序,進行錄像留證。後來,郭洪偉因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

  『多少乾部見到信訪群眾能躲就躲,上車就走,可維林從不躲事兒,還給自己找事兒,每次到市委匯報工作,只要在門口遇到群眾,他都立馬下車詢問情況,把上訪材料要來,約定時間再接訪。』四平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朱君說。

  『非法鬧訪要堅決打擊,但對群眾有理、依法的上訪,我們必須正面回應。』楊維林將每周六設為自己的接訪日,無特殊工作,每周必定在崗。在楊維林的推動下,四平市信訪秩序顯著改善,接訪規范性明顯加強。

  2015年春節前夕,四平接連發生多起『爬樓討薪』案件,在公安部門的積極介入下,涉事農民工工資全部被討回,但『爬樓討薪』行為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依法應對涉事人員進行處罰。

  在研究了相關條文後,楊維林做出了讓農民工先回家過年、年後再予以處理的決定。春節過後,涉事人員全部主動歸案接受處罰。

  『法雖無情,但為官必須有情。』楊維林說。

  『我心中都會裝著咱老百姓的事兒』

  『如果沒有楊書記,我這個當婆婆的該咋過啊?』9月13日下午,70歲的楊淑芳拿上剛辦好的不動產權登記證,到公安局找楊維林當面致謝,房本上清晰地寫著兒子和兒媳的姓名。

  2013年,楊淑芳為新婚的兒子兒媳在星源世紀城小區買了一套兩居室,但因開發商手續不齊等問題,房本遲遲辦不下來。『兒媳嘴上越說不在乎,我這心裡越不是滋味兒。』

  長期無法取得不動產權證的『無籍房』問題,是困擾不少城市發展的難題,四平這種狀況尤為突出。百姓房產交易難、繼承難、融資難、改善居住環境難,不斷引發上訪。

  住建工作楊維林也分管,經過細致研判,楊維林揭開了產生無籍房的實質:一是開發商『先上車、後買票』,欠繳相關稅費等造成無法辦照;二是由於時過境遷,相關部門怕擔責任,不擔當、不作為。

  2017年8月,四平市成立『無籍房』問題領導小組。在楊維林的推動下,四平市將13個不動產權首次登記要件簡化為6個;在市政府牽頭下,公安等多個部門聯合行動,集中辦公,並聯辦理。

  『在不突破國家政策的情況下,四平市拿出了特事特辦、勇於創新的勁頭,成功解決了歷史難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務院第七督查組組長馬正其如此評價。

  目前,四平市60多個小區5萬多戶居民已經進入不動產登記程序,其中20個小區1.5萬多戶完成首次登記。

  今年8月,楊維林被任命為四平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有群眾聽說後,自發到公安局為他送行。『不管走到啥崗位,我心中都會裝著咱老百姓的事兒。』楊維林對群眾承諾。

  《人民日報》( 2018年09月26日06版)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